出自宋朝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
幽州遺民款塞來,來者扶老攜其孩。
共言單于遠(yuǎn)逃遁,一夕荊棘生燕臺。
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
妄期舊穴得孳育,不知天網(wǎng)方恢恢。
老上龍庭豈不遠(yuǎn),漢兵一炬成飛灰。
陛下中興天所命,筑壇授鉞皆雄才。
煌煌九霄揭日月,浩浩萬里行風(fēng)雷。
虢山多獸可游獵,汝不請命何歸哉!
注釋參考
天威
天威 (tiānwēi) 天道威嚴(yán);也指帝王的威嚴(yán) the prestige of Heaven;emperor’s prestige 神奇的威力;神威 martial prowers在上
(1).《書·呂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孔穎達(dá) 疏:“言 堯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稱帝王。 唐 鄭萬鈞 《大唐故代國長公主碑》:“翌日,勑使來問,﹝公主﹞口自附奏:‘在上千萬珍重?!?/p>
(2).在上位。對長輩或上司等的敬語?!端疂G傳》第八回:“ 林沖 執(zhí)手對丈人説道:‘泰山在上,年災(zāi)月厄,撞了 高衙內(nèi) ,吃了一場屈官司?!?清 孔尚任 《桃花扇·爭位》:“元帥在上,小將本不該爭論?!薄秲号⑿蹅鳌返诙换兀骸氨娙诉B忙一齊跪倒,口稱:‘太老爺在上,小人們都是些亂民?!?/p>
膽破
膽裂。形容極其驚懼。 漢 陳琳 《為袁紹與公孫瓚文》:“及 龍河 之師,羸兵前誘,大軍未濟(jì),而足下膽破眾散,不鼓而敗,兵眾擾亂,君臣并奔。”《南史·王融傳》:“及 融 誅,召 準(zhǔn) 入舍人省詰問,遂懼而死,舉體皆青,時人以 準(zhǔn) 膽破。” 宋 蘇軾 《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骨消讒口鑠,膽破獄吏酷。”
捧頭鼠竄
形容狼狽逃跑。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 蒯通 曰﹞:‘ 常山王 背 項王 ,奉 項嬰 頭而竄,逃歸于 漢王 ?!薄稘h書·蒯通傳》:“ 常山王 奉頭鼠竄?!?顏師古 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竄?!?宋 陸游 《聞虜酋遁歸漠北》詩:“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 鄭志鴻 《常語尋源·捧頭鼠竄》引《宋史》:“ 金 人圍 太原 , 童貫 欲遁, 張純正 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師,幾許威重;及臨事乃捧頭鼠竄,何面目見天子乎?’”按,《宋史·宦者傳三·童貫》作“奉頭鼠竄”。
成語解釋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捧頭鼠竄出處《漢書·蒯通傳》:“常山王奉(捧)頭鼠竄,以歸漢王?!笔褂美涮焱谏腺\膽破,可哀
(1).令人悲痛?!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熬攀乐渥?,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2).可憐。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八》:“所以多有這‘合群的愛國的自大’的國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陸游名句,聞虜酋遁歸漠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