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錢起《贈漢陽隱者》
當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樂道復(fù)安土,遺榮長隱身。
衡茅古林曲,粳稻清江濱。桂棹為漁暇,荷衣御暑新。
款顏行在役,幽興惜今晨。分首天涯去,再來芳杜春。
注釋參考
樂道
樂道 (lèdào) 喜歡談?wù)?take delight in talking about sth.; be only too glad to talk about sth. 他總津津樂道地談?wù)撨@件事安土
(1).安居本土?!抖Y記·哀公問》:“不能安土,不能樂天。” 鄭玄 注:“不能安土,動移失業(yè)也。”《漢書·食貨志上》:“百姓安土,歲數(shù)豐穰。” 晉 潘岳 《西征賦》:“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 鎬京 。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p>
(2).使地方安定?!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nèi)?!?/p>
(3).安樂的地方。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違危邦而窘驚,訪安土而移即?!?明 李寅 《恒雨嘆》詩:“橫索官符歲歲來,東南未可稱安土。”
遺榮
(1).謂拋棄榮華富貴;超脫塵世。 晉 張協(xié) 《詠史》:“達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輝而輕紱冕,遺榮養(yǎng)素,恬淡如也?!?清 錢柏齡 《酬朱穆公天臺見懷四韻》:“遠媿遺榮客,深居 桐柏山 ?!?/p>
(2).指身后之榮譽。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 吳王 不zi{1-1}殺, 越王 復(fù)使謂曰:‘何王之忍辱厚恥也。世無萬歲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遺榮,何必使吾師眾加刃於王?!薄端螘し稌蟼鳌罚骸岸鞣峭?,沒有遺榮,終古以來,未有斯比?!?唐 張說 《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神道碑》:“王生不得志,沒受遺榮?!?/p>
(3).猶殘花。 明 劉基 《題錢舜舉折枝山茶》詩:“歲暮寒氣結(jié),百卉無遺榮。懿此獨不凋,方冬燁紅英?!?/p>
隱身
(1).不露身份。 漢 荀悅 《漢紀·高帝紀一》:“初, 耳 餘 為刎頸交,俱隱身為里監(jiān)門, 餘 常父事 耳 。”
(2).猶隱居。隱而不出。《后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傳序》:“ 桓 乃慨然嘆曰:‘使 桓 生行死歸,於諸子何有哉!’遂隱身不出?!?唐 陳子昂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序:“吾無用久矣,進不能以義補國,退不能以道隱身。”
(3).隱蔽身體。 唐 皎然 《投知己》詩:“若為令憶 洞庭 春,上有閒云可隱身?!?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荔姐 ﹞顧見一人追之急,度是qiang{1-1}暴,而曠野無可呼救。乃隱身古冢白楊下?!?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二:“二十四日敵機襲 宋埠 ,彈落隱身處約二十公尺?!?/p>
(4).隱匿身形。 元 伊世珍 《瑯環(huán)記》卷上:“ 主父 既胡服,夜恒獨觀天象。一夕見有神人自天而降。 主父 拜之,覩其狀貌,端莊艷麗,面有光輝,手指如玉,音聲清亮。授 主父 以元女隱身之術(shù),九鍊變骨之丹?!薄段饔斡洝返诹兀骸?李天王 聞言,又把照妖鏡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個隱身法,走出營圍,往你那 灌江口 去也?!?/p>
錢起名句,贈漢陽隱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