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向靈巖巖底坐,道根圣果滿只園
出自宋代馬廷鸞《贈(zèng)山堂僧》:
無(wú)生究竟是真源,浮世虛名可氣吞。
凈行要從圓處覓,好詩(shī)添向悶中喧。
一心認(rèn)我如如體,萬(wàn)事同渠莫莫言。
歸向靈巖巖底坐,道根圣果滿只園。
注釋參考
歸向
歸向 (guīxiàng) 歸依。對(duì)某一特殊方面、狀態(tài)、性質(zhì)或行動(dòng)的傾向或趨勢(shì) inclination 人心歸向巖巖
亦作“巖巖”。亦作“嵓嵓”。亦作“嵒嵒”。1.高大;高聳?!对?shī)·魯頌·閟宮》:“ 泰山 巖巖, 魯 邦所詹?!?孔穎達(dá)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 魯 之邦境所至也。”《文選·張衡<思玄賦>》:“冠嵒嵒其映蓋兮,珮綝纚以煇煌?!?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晉 潘岳 《懷舊賦》:“巖巖雙表,列列行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容止》:“ 嵇叔夜 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dú)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唐 張說(shuō) 《贈(zèng)華州刺史楊君碑》:“碑闕嵓嵓,蔽滿 華山 之下?!?明 唐寅 《姑蘇八詠》之一:“ 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青霄?!?/p>
(2).威嚴(yán)。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巖巖大理,惟制民命?!?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shī)之十三:“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清 許汝霖 《贈(zèng)湯宗伯潛庵先生》詩(shī):“天子建文華,東宮開講幄,巖巖師傅席,醇儒孰公若?”
(3).開張貌。《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金人仡仡其承鐘虡兮,嵌巖巖其龍鱗。” 呂延濟(jì) 注:“嵌、巖巖,皆鱗甲開張貌。”
(4).形容瘦削柔弱。 唐 薛能 《吳姬》詩(shī)之一:“夜鎖重門晝亦監(jiān),眼波嬌利瘦巖巖?!?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張可久 《慶宣和·春晚病起》曲:“病骨巖巖,無(wú)斤兩腌臢擔(dān)兒擔(dān)。” 元 施惠 《幽閨記·偷兒擋路》:“情懷,急煎煎悶似海;形骸,骨巖巖瘦似柴?!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四回:“瘦體嵓嵓,鬼病懨懨,俺將這舊思情重檢點(diǎn)?!?/p>
道根
(1).治道的根本。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恕者,仁之術(shù)也;正者,義之要也。至哉,此謂道根!萬(wàn)化存焉爾?!?/p>
(2).修道的根底。 宋 蘇軾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侍次韻絕句四首各述所懷》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薄独蠚堄斡洝返谑换兀骸熬褪?璵姑 ,道根尚淺,也該留心的為是?!?老舍 《老張的哲學(xué)》第二三:“姑娘,我看你沉靜秀美,道根決不淺,假如你愿意隨我修持,你叔父的錢是不難籌措?!?/p>
圣果
佛教語(yǔ)。猶正果。佛教修行所達(dá)到的圓滿境界?!独銍?yán)經(jīng)》卷一:“佛告 阿難 :世間一切諸修學(xué)人,現(xiàn)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zhí)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shí),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圣果。”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下·曇無(wú)竭》:“ 天竺 禪師 佛馱多羅 ,此云 覺救 ,彼方咸云已證圣果?!?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guó)》:“雖證圣果,終無(wú)神變,蓋亦千計(jì),不樹封記?!?/p>
馬廷鸞名句,贈(zèng)山堂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