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耿湋《題孝子陵》:
荒墳秋陌上,霜露正霏霏。
松柏自成拱,苫廬長不歸。
浮埃積蓬鬢,流血在麻{1|1}衣。
何必曾參傳,千年至行稀。
注釋參考
浮埃
附著在物體表面上的塵土。 南朝 梁 江淹 《別怨》詩:“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唐 劉禹錫 《翠微寺有感》詩:“龍髯不可望,玉座生浮埃?!?宋 蘇轍 《舜泉復(fù)發(fā)》詩:“通衢細灑浮埃凈,車馬歸來似晚晴?!?清 方文 《贈祖心師》詩:“人間刑與辱,師視等浮埃?!?/p>
蓬鬢
鬢發(fā)蓬亂。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三:“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fù)粧。” 唐 盧綸 《逢病軍人》詩:“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寧調(diào)元 《武昌獄中書感》詩:“豈獨桑田能變海,似憐蓬鬢已添霜?!?/p>
流血
流血 (liúxuè) 人或動物的血液從傷口流出 bleed;shed blood 傷口大量地流血 特指負(fù)傷或犧牲 wound;martyrize耿湋名句,題孝子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