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敖陶孫《杼山閣詩》:
攝身上諸峰,我無千手目。
神交庶子泉,夢老王官谷。
平生林壑趣,魚鳥即往復。
杼山落何許,面勢工投伏。
故人郊居賦,雌霓從眾讀。
大聲嗑黃華,令德猗綠竹。
永言乘樏叟,會計踵納麓。
方尊讀書倚,肯效舞經(jīng)祝。
幸當草木近,安事筵篿卜。
顏公況華扁,江令有馀馥。
騫掀鵬摶海,夭矯龍起際。
於焉峙橫閣,渠是伯夷筑。
何年黃金彈,雞狗隨蹋踘。
還持揮蠅扇,靜對振鷺瀑。
前山入手版,后水激帽屋。
風聲逐孫登,星采向荀叔。
誰能治西曹,束帶望賜沐。
清客班雜坐,動處草皆蓼。
乾坤磨旋蟻,身世蕉覆鹿。
異時留峴首,羊公難諱獨。
注釋參考
鵬摶
鵬展翅盤旋而上。比喻人之奮發(fā)有為。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狀》:“鳳鳴千仞,鵬摶萬里?!?宋 陸游 《答撫州發(fā)解進士啟》:“將鵬摶於宦海,姑鴻漸於名場?!?明 朱鼎 《玉鏡臺記·完聚》:“幸今日鵬摶羽翰,曾浴日補天。” 清 戴名世 《<天籟集>序》:“至於 仁甫 詩餘之雋妙,則當 元 時已有稱為如鵬摶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