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過江左從鸞旗,從此靈君著漢衣
出自宋代李璉《題金陵雜興詩后十八首》:
夜過江左從鸞旗,從此靈君著漢衣。
春到陰山花似雪,望鄉(xiāng)臺(tái)上鷓鴣飛。
注釋參考
過江
(1).過 長江 。特指 西晉 和 北宋 王室東渡事?!稌x書·王導(dǎo)傳》:“過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飲宴?!?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過 江 初,拜官,輿飾供饌?!?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自過 江 來,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終不如意?!?/p>
(2).指代 東晉 。 清 沉德潛 《<古詩源>例言》:“ 越石 景純 ,聯(lián)鑣接軫;過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讀史雜感》詩之一:“過 江 名義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孫?!?/p>
鸞旗
亦作“ 鸞旂 ”。天子儀仗中的旗子。上繡鸞鳥,故稱?!稘h書·賈捐之傳》:“鸞旗在前,屬車在后?!?顏師古 注:“鸞旗,編以羽毛,列繫橦旁,載於車上,大駕出,則陳於道而先行。” 南唐 馮延巳 《壽山曲》詞:“鴛瓦數(shù)行曉日,鸞旂百尺春風(fēng)。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币喾褐敢话銉x仗的旗子。 清 李慈銘 《蓬萊驛》:“看他雀屏深,鸞旗護(hù),帳中居,蟬冕貂褕?!?/p>
從此
從此 (cóngcǐ) 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fù)擔(dān)更重了 從那個(gè)地方起或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thenceforward靈君
(1).指神靈。 宋 葉適 《和答徐斯遠(yuǎn)兼簡趙昌甫韓仲止》:“ 江 東文士稱數(shù)人,寶冠霞珮朝靈君?!薄对企牌呋`》卷一○四:“今故報(bào)盈以鳳鸞之簫,金鐘玉磬,可以和神虛,館樂真,舞靈君?!?/p>
(2).指心。 陳三立 《由江入彭蠡次黃魯直宮亭湖韻》:“胸置靈君剷城府,鼉駕龍吟徧處處?!?/p>
李璉名句,題金陵雜興詩后十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