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嵲《送李子勉》:
馳騖謝新軌,息偃思舊扉。
嬋連悵若人,閱歲此音徽。
直諒方求益,離憂忽在茲。
平居輕歲月,分首重斯時(shí)。
出郭郊樹綠,夏云千里奇。
男兒杖策去,行路亦光輝。
還家未徂暑,散帙掩郊扉。
酒醪款鄰里,時(shí)果歡稚兒。
家山恣躋攀,日野日遨嬉。
駑駘戀棧豆,鴻鵠謝縶維。
論才惜暫去,循計(jì)豈云非。
握手錢塘別,余歸未有期。
注釋參考
嬋連
相連。謂有親族關(guān)系。《楚辭·劉向<九嘆·逢紛>》:“云余肇祖于 高陽 兮,惟 楚懷 之嬋連?!?王逸 注:“嬋連,族親也。言 屈原 與 懷王 俱 顓頊 之孫,有嬋連之族親。” 洪興祖 補(bǔ)注:“嬋連,猶牽連也?!?/p>
閱歲
(1).經(jīng)過一年?!缎绿茣ぐ嗪陚鳌罚骸?參 亦以 宏 素貴,私謂曰:‘閲歲當(dāng)歸使於公?!?宏 喜?!?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敘》:“蓋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歲?!?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元旦詩》:“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歲甲寅,而 文定 亦捐賓客矣?!?/p>
(2).經(jīng)歷年歲。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時(shí),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縣 尉,不記姓名。 晁以道 嘗為予言,閲歲久,又經(jīng)此喪亂,若史家又復(fù)不載,可惜也。” 李大釗 《原人社會(huì)于文字書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閱歲一周,這可見古代有以‘鉆燧改火’為歷歲一周的記號的習(xí)慣了。”
音徽
(1).指琴上供按弦時(shí)識音的標(biāo)志。亦指琴或樂曲。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君子有所思行》:“長夜恣酣飲,窮年弄音徽?!?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重答劉秣陵詔書》:“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p>
(2).美音;德音?!段倪x·王儉<褚淵碑文>》:“風(fēng)儀與秋月齊明,音徽與春云等潤?!?李善 注:“音徽,即徽音也?!?張銑 注:“徽,美也?!?/p>
(3).指音容。 唐 劉禹錫 《彭陽唱和集引》:“今年公在 并州 ,予守 吳門 ,相去迥遠(yuǎn),而音徽如近。”
(4).猶音訊;書信?!段倪x·陸機(jī)<擬庭中有奇樹>詩》:“歡友蘭時(shí)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注:“音徽,言文章、書信?!?前蜀 魏承班 《謁金門》詞:“雁去音徽斷絶,有恨欲憑誰説。”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出山》:“十年來, 河 隴 路斷, 松潘 圍逼,至今三君音徽斷絶。”
張嵲名句,送李子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小斗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