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鄧深《憫松》:
誰借毛錐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
未能晦跡終難保,樗櫟林間是散人。
注釋參考
毛錐
(1).即毛錐子。 宋 陸游 《醉中作行草數(shù)紙》詩:“驛書馳報(bào)兒單于,直用毛錐驚殺汝?!?元 徐再思 《蟾宮曲·江淹寺》:“文藻珠璣,醉墨淋漓,何似 班超 ,投卻毛錐?!?明 王錂 《尋親記·訓(xùn)子》:“他駡我窮酸寒賤,管封侯萬里,索甚毛錐?!?清 蔣士銓 《臨川夢·隱奸》:“他能開神臂萬鈞弓,那識毛錐輕重?”
(2).泛稱筆。 茅盾 《對于文壇的一種風(fēng)氣的看法》:“不暇剪裁,不事組織,信手拈來,都付毛錐。”參見“ 毛錐子 ”。
髯叟
多須的老人。 清 魏耕 《蓮花莊與朱士曾》詩:“髯叟 嵩 少 還,常吟 洛下 詩?!?清 俞蛟 《夢廠雜著·齊東妄言上·狐報(bào)》:“某月日,有髯叟自言 溫 姓,僦居余家?!?/p>
百年
百年 (bǎinián) 指很多年 in a century;centenary;centennial;a hundred years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鳌?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百年大計(jì)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lifetime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鄧深名句,憫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