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物明堯日,垂衣辟禹門。
出自唐朝李絳《省試恩賜耆老布帛》
渙汗中天發(fā),殊私海外存。衰顏逢圣代,華發(fā)受皇恩。
燭物明堯日,垂衣辟禹門。惜時(shí)悲落景,賜帛慰余魂。
厚澤沾翔泳,微生保子孫。盛明今尚齒,歡奉九衢樽。
注釋參考
燭物
明察事物?!段簳だ畋雮鳌罚骸百囉霰輝ia{1|1}體明叡之真,應(yīng)保合之量,恢大明以燭物,履靜恭以安邦。” 宋 葉適 《瑞安縣重修縣學(xué)記》:“彼雖知以學(xué)為吏,燭物之智淺,察己之功不深?!?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至當(dāng)》:“以理燭物,則順逆、美惡皆容光必照。”
垂衣
見“ 垂衣裳 ”。
禹門
(1).即 龍門 。地名。在 山西 河津縣 西北、 陜西 韓城縣 東北。相傳為 夏禹 所鑿,故名。 唐 黃滔 《水殿賦》:“截通 魏國 之路,鑿改 禹門 之水。” 前蜀 韋莊 《柳谷道中作卻寄》詩:“心如岳色留 秦 地,夢(mèng)逐 河 聲出 禹門 ?!?明 何景明 《畫魚》詩:“ 禹門 天池云霧里,白晝雷霆行地底。”
(2).即 龍門 。指科舉試場(chǎng)。 宋 辛棄疾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詞:“禹門已準(zhǔn)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明 范受益 《尋親記·勸勉》:“倚門望你身脫白,須作禹門驚雷客?!?/p>
李絳名句,省試恩賜耆老布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