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生考古頭渾白,禹穴何時更許探
出自宋代林光朝《次韻呈明侍郎邦衡》:
聲教從今已遠(yuǎn)覃,翩翩作者問誰堪。
石經(jīng)猶有中郎蔡,金匱曾夸太史談。
至竟銀鉤并鐵畫,相傳梅北到天南。
諸生考古頭渾白,禹穴何時更許探。
注釋參考
諸生
諸生 (zhūshēng)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xué)的生員為諸生 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濉?邵長蘅《青門剩稿》考古
考古 (kǎogǔ) 根據(jù)古代的遺跡、遺物和文獻(xiàn),研究古代事物 engage in archaeological studies 指有關(guān)考古的科學(xué) archaeology禹穴
(1).相傳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紹興 之 會稽山 ?!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岸嫌?江 、 淮 ,上 會稽 ,探 禹穴 ?!?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 禹 巡狩至 會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游山》詩:“幸游 建德 鄉(xiāng),觀奇經(jīng)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懷》詩:“何必探 禹穴 ,逝將歸 蓬丘 ?!?/p>
(2).指 會稽 宛委山 。相傳 禹 于此得 黃帝 之書而復(fù)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東》詩:“ 禹穴 藏書地, 匡山 種杏田?!?王琦 注:“ 賀知章 《纂山記》曰: 黃帝 號 宛委穴 為 赤帝 陽明之府,於此藏書。 大禹 始於此穴得書,復(fù)於此穴藏之,人因謂之 禹穴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黃帝 金簡書之說,見《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宋 陸游 《秋雨初霽徙倚門外有作》詩:“前身已預(yù) 蘭亭 會,老眼曾窺 禹穴 書?!?清 王譽(yù)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憶新安會稽之勝賦呈確慶夫子志別》詩:“學(xué)溯 考亭 開霧障,書探 禹穴 破云封?!?/p>
(3).相傳為 夏禹 決 漢水 時的住處。在今 陜西省 旬陽縣 東?!洞笄逡唤y(tǒng)志·興安府·古跡》:“ 禹穴 在 洵陽縣 東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傳 禹 決 漢水 時居此?!?/p>
何時
(1).什么時候。表示疑問?!冻o·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么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shí)》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shí);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p>
林光朝名句,次韻呈明侍郎邦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黏腳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