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引動龍吟虎嘯
出自宋代佚名《玉液泉 以上嗚鶴余音卷之四》:
這消息,幾人知,獨我全真好。
大悟來,心地清涼,便分曉。
本來面目常照。
最玄妙。
金關開,玉戶閉,來往通關竅。
遍三田,覺上下和沖,降銀雪,黃芽遍生芝草。
姹嬰舞跳。
透引動龍吟虎嘯。
搬運在,斡旋中,坎離顛倒。
龜蛇戰(zhàn)斗,水火抽添,爐內(nèi)燒丹,結就明珠晃耀。
玉皇深恩宣詔。
祥云攢罩。
恁時穩(wěn)跨青鸞,歸蓬島。
注釋參考
引動
引起;觸動?!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二:“一來要奉承 胡生 歡喜,二來要引動 門氏 情性。”《紅樓夢》第六八回:“彼時 大觀園 里的十停人已有九停人知道了。今忽見 鳳姐 帶了進來,引動眾人來看問?!?mao{1~1}澤{1*1}東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在這些集會里,有農(nóng)會的地方普遍地舉行了政治宣傳,引動了整個農(nóng)村?!眳⒁姟?引起 ”。
龍吟虎嘯
(1).龍虎叫嘯?!段饔斡洝返诹兀骸褒堃骰[,鶴唳鶯鳴?!?/p>
(2).喻聲音洪大。 宋 陳與義 《衡岳道中》詩之二:“客子山行不覺風,龍吟虎嘯滿山松?!?/p>
(3).喻詩詞聲律豪放峭拔。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稼軒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
(4).喻英雄豪杰叱咤風云。《天地會詩歌選·手足歌》:“龍吟虎嘯山川地,高才還要認 洪 英?!?/p>成語解釋象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形容人發(fā)跡。龍吟虎嘯出處漢·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使用例句龍吟虎嘯,鶴唳鶯鳴。
佚名名句,玉液泉 以上嗚鶴余音卷之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樂暢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