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牽勉拾余思,魚目愧傍蟾蜍明
出自宋代黃庶《次韻和象之夏夜作》:
大暑暴虐如惡酒,意思頹困不可醒。
日官我疑借炎熱,昊輪出火星熒熒。
霈然一雨翳晚景,庭樹洗出蜩螗聲。
微云掃灑供夜坐,造化似解通人情。
清風明月作三友,趣君可買輕連城。
恍然身在沖泊域,目空萬狀遺骸形。
此特象這入詩國,句句鍛鏈爐錘精。
窮微心到混沌側(cè),高處意氣捫日星。
詰朝攜詩示我讀,饑腸饞口逢珍烹。
義幽語險索究解,如手捕虎不敢停。
歸來牽勉拾余思,魚目愧傍蟾蜍明。
注釋參考
歸來
歸來 (guīlái)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巍?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啤?杜甫《兵車行》牽勉
勉強。《南齊書·呂安國傳》:“其人甚諱病,卿可作私意向,其若好差不復須扶人,依例入,幸勿牽勉?!?/p>
余思
(1).事后或身后留下來的思念。《鬼谷子·本經(jīng)陰符》:“綴去者,謂綴己之繫言,使有餘思也。”
(2).指思念前人、前事?!逗鬂h書·劉玄傳論》:“ 漢 起,驅(qū)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非唯 漢 人餘思,固亦幾運之會也。”
(3).傳留后世的思想情致。 唐 樊宗師 《絳守居園池記》:“ 絳 即 東雍 ,為守理所,稟參實沉分,氣蓄兩河潤,有 陶唐 冀 遺風餘思。” 宋 曾鞏 《墨池記》:“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如何哉!” 清 吳敏樹 《與梅伯言先生書》:“徒以氣力雄長閭伍之間耳,則及其死也,固無流風餘思之存焉?!?/p>
魚目
(1).魚的眼珠子?!渡袝髠鳌肪硪幌拢骸皷|海:魚須、魚目?!?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連珠以下,擬者間出。 杜篤 、 賈逵 之曹, 劉珍 、 潘勖 之輩,欲穿明珠,多貫魚目。”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 卞和 恥?!?胡先驌 《詩別蕭叔絅燕京》:“碔砆魚目徵上選,遺珠棄璧空晶瑩?!眳⒁姟?魚目混珠 ”。
(2).淚眼。 唐 李賀 《題歸夢》詩:“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董懋策 注:“魚目,淚目也?!?王琦 匯解:“魚目有珠,故以喻含淚珠之目。”
(3).相傳鰥魚眼睛終夜不閉,舊稱無妻曰鰥,故詩文中多以魚目用為無偶獨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農(nóng) 《短睡十韻》:“長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陽臺 ……斯須拱揖遽別去,依舊獨眠魚目開?!?/p>
(4).駿馬名?!稘h書·西域傳贊》:“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駿馬名也?!?/p>
(5).俗以湯未煮沸者為盲湯,初沸稱蟹眼,漸大稱“魚目”,也稱魚眼。 唐 陸羽 《茶經(jīng)·煮》:“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p>
蟾蜍
蟾蜍 (chánchú) 俗稱癩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 toad 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后漢書·張衡傳》 指月球,因為傳說月亮里有三條腿的蟾蜍 the moon黃庶名句,次韻和象之夏夜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