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勿偏聽,未信勿忠誨
出自宋代劉宰《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達(dá)官須親民,未竟法應(yīng)再。
昔君治姑孰,報政甫初載。
桃李春正華,風(fēng)木養(yǎng)不待。
至今田里間,往往誦遺愛。
薦章交公車,夷涂了無礙。
自詭更治民,得邑仍勇退。
坐看積薪上,笑謝及瓜代。
赤縣官山險,銅章喜重佩。
平湖帶城郭,崇山鎮(zhèn)溟海。
道中勤顧接,何者非勝概。
鵝池湛清漣,蘭亭霏翠靄。
溪流西走剡,夜雪曾訪戴。
此地君故家,舊游詳往載。
公馀信足樂,俗敞良可慨。
盜販人斗狠,淫祀家禳禬。
緩縱固不可,激之或生害。
厥田惟中中,厥賦上上倍。
豪家窘輸送,勺合無容貸。
貧家慣逋負(fù),符移費(fèi)追逮。
行之茍失中,上下交怨懟。
臺府相鼎立,征求常意外。
稽違速譴呵,抑絕虞冒昧。
犴獄當(dāng)盡心,夜寄或百輩。
去來不敢詰,猶豫即招海。
嘩徒陷平民,更欲脫有辠。
朝方得其情,莫祈當(dāng)路改。
過客紛如織,剌口說行在。
丐求小不愜,百計工組繢。
我知夫子心,此去棄勞來。
豈其攝聲勢,左盼而右睞。
然須處心平,更須臨事耐。
勿恃事理直,抗論多慷慨。
勿謂氣類同,不虞趨向背。
先入勿偏聽,未信勿忠誨。
小遲歲月間,足致治平最。
庶策三載勛,亟應(yīng)千齡會。
注釋參考
偏聽
(1).聽信一面之詞。《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故偏聽生姦,獨(dú)任成亂?!?唐 吳兢 《貞觀政要·刑法》:“罷不急之務(wù),慎偏聽之怒。” 明 汪道昆 《<詩藪>序》:“無偏聽,無成心,公而生明,則自盡心始?!?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 龐 某偏聽人言,恐疏閫范?!?/p>
(2).偏偏聽。 清 曹佩英 《虞美人》詞:“司花消受福三生,無奈風(fēng)旛,偏聽落花聲。”
忠誨
盡心教誨。語本《論語·憲問》:“忠焉,能勿誨乎?” 宋 劉宰 《分韻送王去非之官山陰得再字》:“先入勿偏聽,未信勿忠誨。”
劉宰名句,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