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真歇禪師
對之竟頹然,百事付華發(fā)。
買舟系籬傍,一日來告別。
挽之不肯留,徑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請師為指訣。
俯首無一言,苦欲相泯滅。
余漫述所聞,此法本無缺。
山河連大地,鳥獸暨魚鱉。
抽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闊。
試即此身求,萬象皆森列。
聲色臭味等,六根能剖決。
阿誰使之然,未可計巧拙。
盍亦返故鄉(xiāng),子細(xì)自披抉。
當(dāng)有無價珍,終身用不徹。
胡為浪馳走,千里訪名剎。
環(huán)立廣坐下,覷人搖輔頰。
譬如坐海底,巨浸從頭沒。
反問岸上人,覓水濟(jì)我渴。
師聞抵掌笑,卻道我饒舌。
徑山堂未開,居士法先說。
儒生玩韋編,貝葉師所閱。
兩家相詬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見意軒豁。
縱談這個事,回出言詞末。
古人知造車。
不較出門轍。
看誰到長安,寧論胡與粵。
因書問答語,聊以贈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送真歇禪師問答
問:《送真歇禪師》的作者是誰?
答:送真歇禪師的作者是林季仲
問:送真歇禪師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真歇禪師是宋代的作品
問:我與真歇師,同年五十八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我與真歇師,同年五十八 出自 宋代林季仲的《送真歇禪師》
問:我與真歇師,同年五十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與真歇師,同年五十八 的下一句是 對之竟頹然,百事付華發(fā)。
問:出自林季仲的名句有哪些?
答:林季仲名句大全
- 謁金門休怨老,更替北邙荒草??逼迫松家蚜?。江湖歸興渺。盤谷深深杳杳,曲水彎彎繞繞。啼鳥空山山更悄。鐘昏鐘又曉。
- 贈劉升之蟄龍巖東望堯山西舜宮,山人名姓不求通。蟄巖側(cè)畔蘧廬子,即是巢由住個中。
- 探春令(尋春)新元才過,漸融和氣,先到簾幃。謾閑繞、柳徑花蹊里。探看試、春來未。年時曾把春拋棄。與春光陪淚。待今春、日日花前沈醉。款細(xì)偎紅翠。
- 浣溪沙(重九舊韻)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xiāng)風(fēng)景卻依然??珊尴喾昴軒兹?,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仔細(xì)更重看。
- 寄白云長老八紘云靜明寥泬,夜永松堂對寒月。調(diào)殘片葉墜虛庭,冷寂何人立深雪。因憶錢唐郜禪者,十載巖棲曾未下。分飛誰謂絕相同,遠(yuǎn)念冥冥欲奚寫。忽聞赴請之仙都,聲光藹藹登清途。孰云天驥驟方外,自笑大鵬離海隅。干坤窄,干坤窄,湛盧潛射斗牛白。茫茫無限未歸人,到必為時除點(diǎn)額。
- 送邵錫及第歸湖州春關(guān)鳥罷啼,歸慶浙煙西??な卣醒又兀l(xiāng)人慕仰齊。橘青逃暑寺,茶長隔湖溪。乘暇知高眺,微應(yīng)辨會稽。
- 洞仙歌桂風(fēng)高處,漸近中秋節(jié)。屈指推來先六日。對芳辰、符吉夢,知降神、崧極應(yīng)誕,主作人間英杰。文章逾晁董,學(xué)擅卿云,高揭聲猷縉紳列。上瀛洲冊府,師表宗藩,推第一、即黃扉召入。佐君王、經(jīng)邦整頓乾坤,愿壽等廣成,更延千百。
- 召公諫厲王止謗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跸?,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闭俟唬骸笆钦现病7烂裰?,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dǎo),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xiàn)詩,瞽獻(xiàn)曲,史獻(xiàn)書,師箴,瞍賦,曚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bǔ)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 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詩詩禮家聲重,田園活計饒。自甘為野客,不愿仁王朝。時為花開眼,誰因米折腰。此心安出處,何日不逍遙。
- 送魏校書兼呈曹使君亂離無計駐生涯,又事東游惜歲華。村店酒旗沽竹葉,野橋梅雨泊蘆花。讎書發(fā)跡官雖屈,負(fù)米安親路不賒。應(yīng)見使君論世舊,掃門重得向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