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骨龜腸欲不禁,扶衰初喜罷呻吟。
出自宋朝陸游《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戲作》
鶴骨龜腸欲不禁,扶衰初喜罷呻吟。
盆山冰釋書窗暖,藥灶香濃道院深。
筆健乍臨新獲帖,手生重理舊傳琴。
閉門局促還堪恨,云海何時豁此心?
注釋參考
鶴骨
(1).修道者的骨相。 唐 孟郊 《石淙》詩之五:“飄飄鶴骨仙,飛動鼇背庭。”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道人絶粒對寒碧,為問鶴骨何緣肥?”
(2).伶仃瘦骨。 五代 齊己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詩:“瘦應(yīng)成鶴骨,閒想似禪心?!?金 元好問 《工部趙侍郎下世日作》詩:“鶴骨翛然臥石牀,情知合眼即仙鄉(xiāng)?!?清 周亮工 《哭陳開仲》詩:“鶴骨難支蕭寺雨,鶻魂彳亍故園心?!?/p>
(3).鶴骨笛。 清 石同福 《探春慢·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詞見示繼聲奉教》詞:“鶴骨頻吹,梅魂未醒。都入客懷凄怨。”
龜腸
古人以為龜吸氣而生,不食一物,因以比喻飢腸?!赌淆R書·王僧虔傳》:“九流繩平,自不宜獨苦一物,蟬腹龜腸,為日已久?!?唐 陸龜蒙 《幽居賦》序:“師道氣於龜腸,扣兵鈐於魚腹。” 宋 范成大 《曉出古巖呈宗偉子文》詩:“持此慰龜腸,搜枯尚能句。”
不禁
不禁 (bùjīn) 抑制不住,不由得 can not help;can’t refrain from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呻吟
呻吟 (shēnyín) 指因痛苦而發(fā)出的聲音 groan;moan 無病呻吟 發(fā)出像嘆氣的聲音 sigh 風(fēng)在樹梢中呻吟陸游名句,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戲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愛麗絲與奇妙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