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秦觀《水龍吟》:
瑣窗睡起門重閉,無奈楊花輕薄。
水沈煙冷,琵琶塵掩,懶親弦索。
檀板歌鶯,霓裳舞燕,當年娛樂。
望天涯、萬疊關山,煙草連天,遠憑高閣。
。
閑把菱花自照,笑春山、為誰涂抹。
幾時待得,信傳青鳥,橋通鳥鵲。
夢后余情,愁邊剩思,引杯孤酌。
正黯然、對景銷魂,墻外一聲譙角。
注釋參考
沈煙
亦作“沉煙”。指點燃的沉香。 后蜀 顧夐 《酒泉子》詞:“堪恨蕩子不還家,謾留羅帶結,帳深枕膩炷沉煙,負當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寶獸沉煙裊碧絲,半折的梨元繁杏枝,粧一膽瓶兒?!?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炷盡沉煙,拋殘繡綫,恁今春關情似去年?!?/p>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弦索
(1).弦樂器上的弦。指弦樂器。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唐 顧云 《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杰》詩:“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游紀盛》詩:“簫笛弦索齊奏,氣球直於蒼穹?!?/p>
(2). 金 元 以來,北方戲曲或曲藝多以絲弦樂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為北曲的代稱。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也稱《弦索西廂》。 明 沉寵綏 有《弦索辨訛》三卷。
絃索:同“ 弦索 ”。 1.樂器上的弦。多用作弦樂器的總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絃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宋 周邦彥 《解連環(huán)》詞:“燕子樓空,暗塵鎖、一牀絃索?!眳⒁姟?弦索 ”。
(2).彈奏弦樂。 宋 蘇軾 《虢國夫人夜游圖》詩:“宮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予幼時,猶見老樂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響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鞏仙》:“ 惠 雅善歌,絃索傾一時?!?/p>
(3). 金 元 以來常稱用琵琶、三弦等弦樂伴奏的戲曲、曲藝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一》:“於今世俗之樂,則南以拍板,北以絃索?!?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數年以來,如 雙珠 之崑腔, 潤寶 之絃索,并有盛名。”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 明 清 兩朝,南曲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辭絃索諸調,聲益變而辭益紛?!眳⒁姟?弦索 ”。
秦觀名句,水龍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