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晨秉清德,方岳煩臥護(hù)
出自宋代程公許《喜雨上西清崔先生》:
東皇司發(fā)生,何以忽憚怒。
旱乾遍兩川,陰陽錯常度。
侍晨秉清德,方岳煩臥護(hù)。
隱憂切四體,曉夕煎百慮。
尪暴奚以為,丘禱元有素。
皇明一頷首,膏澤倏如霔。
豐隆鼓增氣,耕父愁失據(jù)。
苧桑郁華滋,餅餌當(dāng)厭飫。
乃知天九重,不隔香一炷。
宇宙滿戈甲,椎剝劇刀鋸。
殺氣慘未除,眾慼那得籲。
毋以休咎徵,諉曰水旱數(shù)。
憂端轉(zhuǎn)搶攘,邦本須愛護(hù),原油公遲東歸,為帝寬西顧。
以萬金良藥,起眾兆沉痼。
使民安農(nóng)疇,橐弓藏武庫。
為霖澤四海,媲跡商巖傅。
注釋參考
侍晨
見“ 侍帝晨 ”。
清德
高潔的品德?!逗鬂h書·列女傳·皇甫規(guī)妻》:“妾之先人,清德奕世?!薄缎绿茣だ钍瘋鳌罚骸?毛玠 以清德為 魏 尚書,而人不敢鮮衣美食,況天子獨(dú)不可為法乎?”《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弘敬 寧乏子嗣,決不敢污使君之清德?!?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cè)譄o著圖>》詩:“清德本 關(guān) 西,遙遙溯 華 裔。”
方岳
見“ 方岳 ”。
亦作“ 方岳 ”。1.四方之山岳。古指東岳 泰山 、西岳 華山 、南岳 霍山 (一指 衡山 )、北岳 恒山 。《書·周官》:“王乃時巡,考制度于四岳,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孔 傳:“覲四方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績黜陟之法?!卑?,《舜典》“四岳羣牧” 孔穎達(dá) 疏:“《釋山》云: 泰山 為東岳, 華山 為西岳, 霍山 為南岳, 恒山 為北岳?!薄蹲髠鳌ふ压哪辍贰八脑馈?晉 杜預(yù) 注:“東岳 岱 ,西岳 華 ,南岳 衡 ,北岳 恒 ?!?宋 蘇軾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厲……而五載一巡狩,朝諸侯於方岳之下。”
(2).指州郡。《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五年》:“ 寵 為 汝南 太守、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有勛方岳。及鎮(zhèn) 淮南 , 吳 人憚之?!?南朝 陳 徐陵 《陳武帝下州郡璽書》:“卿等擁旄方岳,相任股肱?!?宋 葉適 《風(fēng)雩堂記》:“今公久於侍從,勞於方岳,退而休之,無所復(fù)羨?!?清 姚鼐 《圣駕南巡賦序》:“王者兼覆九州,內(nèi)撫畿甸,外察方岳?!?/p>
(3).傳說 堯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稱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稱任專一方之重臣為“方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時 殷仲堪 在門下,雖居機(jī)要,資名輕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許。” 唐 楊炯 《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遂罷方岳之官,仍居上臺之位。”《續(xù)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七年》:“右丞受天子命,為方岳重臣,不思執(zhí)弓矢討賊,乃欲自逸邪?” 明 何景明 《送熊廷振之楚藩》詩:“同榜衣冠照鄉(xiāng)里,十年名位登方岳。”
臥護(hù)
猶臥治。謂在臥病中監(jiān)軍?!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吧想m病,臥而護(hù)之,諸將不敢不盡力?!薄稌x書·紀(jì)瞻傳》:“帝使謂 瞻 曰:‘卿雖病,但為朕臥護(hù)六軍,所益多矣?!薄缎绿茣づ岫葌鳌罚骸?度 牢辭老疾,帝命吏部郎中 盧弘 宣諭意曰:‘為朕臥護(hù)北門可也?!?宋 蘇軾 《撫問知大名府馮京口宣》:“卿以元老,臥護(hù)北門?!?/p>
程公許名句,喜雨上西清崔先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