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令鄭玄牛,亦抱荊山玉
出自宋代陳與義《偶成古調(diào)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稽首蘇耽仙,乘云去無跡。
尚留橘井在,與世除狂疾。
誰能不飲此,識味亦可錄。
坐令鄭玄牛,亦抱荊山玉。
偉哉稚川裔,神交接朝夕。
游戲及小道,造化入大筆。
優(yōu)為吳詩父,雅命楚騷仆。
豈其橘井助,本自同仙籙。
坐中子劉子,知是當日客。
書懸元和腳,語經(jīng)建康力。
先我登公門,不數(shù)鷙鳥百。
曾挹兩仙袖,自然生羽翼。
嗟我無長才,學架屋下屋。
詩雖兩牛腰,事亦幾蛇足。
已窮猶不悔,政荷師友德。
文盟儻許予,幸不疑籍湜。
注釋參考
坐令
猶言致使;空使。 唐 韓愈 《贈唐衢》詩:“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劉基 《結(jié)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頭海關(guān)歌》:“坐令洋貨日報關(guān),萬巧千奇無不備?!?/p>
鄭玄
鄭玄(127-200) : 東漢經(jīng)學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曾入太學受業(yè),后從馬融學古文經(jīng)。游學歸里,聚徒講學,弟子多達數(shù)百千人。桓帝時因黨錮事被禁,潛心著述,遍注群經(jīng),自成一家,為漢代經(jīng)學之集大成者,號稱“鄭學”。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fā)源于此。山有 抱玉巖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稌び碡暋罚骸皩?嶓冢 ,至于 荊山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w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陜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于此?!稌び碡暋罚骸皩?岍 及 岐 ,至于 荊山 ?!?孔穎達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薄逗鬂h書·郡國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p>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xiāng)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于此。亦名 覆釜山 ?!妒酚洝し舛U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p>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淮水》:“《郡國志》曰:‘ 平阿縣 有 當涂山 , 淮 出于 荊山 之左, 當涂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薄顿Y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注:“ 荊山 在 濠州 鐘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今 懷遠軍 正治 荊山 ?!?/p>
陳與義名句,偶成古調(diào)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