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朱慶馀《河亭》
孤亭臨絕岸,猿鳥識幽蹊?;湓l到,詩成獨未題。
潮痕經(jīng)雨在,石筍與杉齊。謝守便登陟,秋來屐齒低。
注釋參考
謝守
指 謝靈運 。 靈運 曾為 永嘉 太守,故稱。 唐 劉禹錫 《寄樂天》詩:“ 于公 必有高門慶, 謝守 何煩曉鏡悲?!?唐 嚴(yán)維 《贈送崔子向》詩:“新詩蹤 謝守 ,內(nèi)學(xué)似 支郎 ?!?/p>
登陟
(1).登上。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序:“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故事絶於常篇,名標(biāo)於奇紀(j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廬江水》:“下有磐石,可坐數(shù)十人,冠軍將軍 劉敬宣 每登陟焉?!?唐 賈島 《易州登龍興寺樓望郡北高峰》詩:“何時一登陟,萬物皆下顧?!?清 管同 《馀霞閣記》:“ 盋山 與 四松 ,各擅一美,不可兼并。自 餘霞之閣 成,而登陟憩息者,始兩得而無遺憾?!?/p>
(2).升天。指死。 章炳麟 《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秋瑾哀辭》:“亦有 馬君 ,就涂未極,詗吏旁布,斷頭登陟?!?/p>
屐齒
(1).屐底的齒?!稌x書·王述傳》:“雞子圓轉(zhuǎn)不止,便下牀以屐齒踏之,又不得。” 唐 獨孤及 《山中春思》詩:“花落沒屐齒,風(fēng)動羣不香。” 宋 司馬光 《和范景仁謝寄西游行記》之二:“緣苔躡蔓知多少,千里歸來屐齒蒼?!?清 趙翼 《哭王述庵侍郎》詩:“ 蒲褐山房 緑樹陰,中有兩人屐齒跡。”
(2).指足跡;游蹤。 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漫郎宅里,中興碑下,應(yīng)留屐齒。”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四:“國初 常熟 多畫師。有 黃鼎 者,足跡半天下……故所作多離奇?zhèn)m詭,為古人屐齒所不到?!?/p>
(3).指履聲,腳步聲。 明 王世貞 《曾太學(xué)攜酒見訪作》詩:“花宮寂無事,屐齒破高眠?!?清 吳偉業(yè) 《九峰草堂歌》:“屐齒俄聞到 茂先 ,一坐傾靡再張飲。”
朱慶馀名句,河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