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浯溪強住持,浯溪溪上波渺瀰
出自宋代董嗣杲《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rèn)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fēng)低,塔鈴喧風(fēng)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浮屠名紀(jì)主簿題,偶拈椽筆書年時。
秋棱初勁樹葉飛,蜀錦糝綴斜陽枝。
文殊閣上爇香遲,天燈熒煌放者誰,暗中拾取懷袖攜。
一燈一葉光陸離,千古此奇不可知。
獨此闌干納此奇,月落泉響松籟迷。
畏寒趺坐身如癡,覺禪論健能祛疑。
傷今悼古涕交頤,自矜夙抱山水資。
曾為浯溪強住持,浯溪溪上波渺瀰。
波濤沖撞天寶碑,寺門廢圮日就衰。
急拾斷碣分龜支,二水分景猶紛披。
浮蹤又向廬山羈,殘骸未散挈缽棲。
所至殊忍吊跡遺,浯溪誰究稔禍妃。
有唐立見宗社危,陵廟棄擲奔峨嵋。
最苦杜陵嗟流移,元郎頌公雅可裨。
大書紀(jì)勒中興辭,讀之憤悱生棲悲。
平生未采湘江蘺,聞此幽妍空心期。
覺翁泥古多發(fā)揮,逆知流輩莫我追。
回思太史過浯溪,曾有野僧相追隨。
儻如覺翁能投機,太史肯以庸目之。
夜寒燈花糝臺欹,無酒可滌吟腸饑。
推窗下望夕烽微,東西天地猶旌旗。
注釋參考
浯溪
(1).溪水名。在 湖南省 祁陽縣 西南。 唐 詩人 元結(jié) 卜居于此,筑臺建亭,臺曰 峿臺 ,亭曰 吾亭 ,與 浯溪 并稱“三吾”。 唐 元結(jié) 《浯溪銘》序:“ 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于 湘 ,愛其勝異,遂家溪畔。溪世無名稱者也,為自愛之故,自命曰 浯溪 ?!?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生平只説 浯溪 ,斜陽喚我歸船繫?!?清 錢謙益 《<呂季臣詩>序》:“ 浯溪 之士游於吾門者十餘人,皆懷文抱質(zhì),有 鄒 魯 儒學(xué)之風(fēng)。”
(2).借指形勝之地。 清 陳維崧 《念奴嬌》詞:“我與浯溪曾有約,采入文抄篇幅?!?/p>
住持
住持 (zhùchí) 主持一個佛寺的和尚或主持一個道觀的道士 abbot 主持管理一個佛寺或道觀 manage a monastery or a Taoist temple董嗣杲名句,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