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御世用常道,飛升輕舉安足論
出自宋代王铚《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行人鞠躬下馬拜,仙都妙理吾能言。
威神可畏凜如在,有臺今亦祠軒轅。
當年垂衣正南面,制作取盡坤與干。
鑿開鴻荒肇人紀,首為區(qū)宇立本根。
風后力牧來聯(lián)翩,神機開避施無垠。
初傳聞道廣成子,后乃密契中皇君。
功高德大不可擬,幾與造物分遺恩。
遙遙唐虞建炎運,萬年圣子兼神孫。
至人御世用常道,飛升輕舉安足論。
爰作一氣生萬物,奈何已把天人分。
伏羲八卦畫已破,女媧欲補理亦繁。
飄然獨返紫清去,卻斂造化歸金渾。
廟前仙石表今古,屹立霄壤爭雄尊。
鼎湖可望不可見,意今后世難攀援。
頂中玄宮號泥丸,自然有路朝天閽。
此身內(nèi)外神氣合,俯仰自超生死門。
默運四時無詭異,試觀日月誰吐吞。
祗今湖邊送風雨,草木吹動旗與幡。
飄然十丈紅菡萏,碧溪下插玻璃盆。
馬蹄車轍不須有,雖迷襄野道自存。
巖泉夜發(fā)百谷響,洞庭樂聲猶可聞。
山川古色藏妙意,誰與開滌明根源。
我談希夷返淳樸,不假辯說波濤翻。
注釋參考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肚f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薄肚f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p>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yǎng)最高超的人?!盾髯印ぬ煺摗罚骸肮拭黛短烊酥郑瑒t可謂至人矣?!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 曰:“體盡於圣,德美之極,謂之至人?!?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se{1~1}惑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yè),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御世
治理天下?!豆砉茸印も韬稀罚骸笆且允ト司犹斓刂g,立身御世,施教揚聲,明名也?!?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圣明御世,唯賢是寶?!?北周 庾信 《陜州弘農(nóng)郡五張寺經(jīng)藏碑》:“法王御世,天人論道?!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賞罰二柄,乃御世之銜勒,治天下者,茍賞罰至公,未有不致太平者?!?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開天恩,恩命我真圣主及救世幼主下凡御世?!?/p>
常道
(1).一定的法則、規(guī)律;常有的現(xiàn)象?!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煊谐5酪?,地有常數(shù)矣?!薄稌x書·夏侯湛傳》:“政有常道,法有恒訓?!薄段簳な池浿尽罚骸坝袩o通ze{1~1}民財不匱,勞逸均則人樂其業(yè)。此自古之常道也?!?宋 曾鞏 《兜率院記》:“古者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業(yè)?!薄对贰⒈覀鳌罚骸皣鴾缡反妫胖5??!?/p>
(2).通常的方法?!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斑M退盈縮,與時變化,圣人之常道也。”《北史·恩幸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乃茍進之常道也?!?/p>
(3).原來的軌道。《后漢書·襄楷傳》:“臣竊見去歲五月,熒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門,不軌常道。”
飛升
飛升 (fēishēng) 舊指修煉成功,飛騰上天 fly up to heaven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读凝S志異·促織》 往上升;往上飛 fly upward輕舉
(1).謂飛升,登仙。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三:“后世必有人主,好高而慕大,以久生輕舉為羨慕者?!?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類·鳥》:“夫神仙輕舉,皆假羽翼,不爾,何以倐忽而萬里乎?”
(2).隱遁;避世?!冻o·遠游》:“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王逸 注:“高翔避世,求道真也?!薄逗鬂h書·崔駰傳》:“臨終作賦以自悼,名曰《慰志》。其辭曰:‘悠輕舉以遠遁兮,託峻峗以幽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彪》:“﹝ 張彪 ﹞性高簡,善草書,志在輕舉。”
(3).輕率行動?!俄n非子·難四》:“明君不懸怒,懸怒則臣罪輕舉以行計,則人主危。”《新五代史·雜傳十二·王峻》:“且陛下新即位,四方藩鎮(zhèn),未有威德以加之,豈宜輕舉?!?清 洪昇 《桃花扇·阻奸》:“軍國大事非輕舉,俺縱有廟謨難説?!?蕭三 《血書》詩:“明知道,打死這個王八蛋并不難,可是這時,這樣輕舉,我們不干?!?/p>
(4).輕率舉薦。《后漢書·左雄傳》:“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輕舉。迄于 永熹 ,察選清平,多得其人。”
(5).輕輕飄動。 前蜀 毛文錫 《應天長》詞:“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輕舉,愁殺採蓮女?!?宋 柳永 《引駕行》詞:“背都門,動消黯,西風片帆輕舉?!?明 陳子龍 《古意和舒章》之二:“團扇如明月,羅袂自輕舉?!?/p>
(6).謂飛揚。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乖崖劍術》:“我視君昂然飛步,神韻輕舉,知必非常人,故愿加禮焉?!?/p>
安足
立足,存身。《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xù)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王铚名句,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