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楊花》:
只道垂楊管別離,楊花一去不思歸。
浮蹤浪跡無拘束,飛到蛛絲也不飛。
注釋參考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料那人爭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薄端疂G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p>
垂楊
(1).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南朝 齊 謝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唐 萬齊融 《送陳七還廣陵》詩:“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暗搅?濟南府 ,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魯迅 《送增田涉君歸國》詩:“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p>
(2).詞牌名。雙調(diào),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詠垂楊,后為詞牌名。參閱《詞譜》卷二八。
別離
別離 (biélí) 離別;分離 leave 別離家鄉(xiāng),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輕別離?!啤?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楊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 龍標 過 五溪 ?!?宋 陳偕 《滿庭芳·送春》詞:“榆莢拋錢,桃英胎子,楊花已送春歸?!薄段骱言挕ち鶚虿袍E》:“楊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隨花落繡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楊花!多么輕的楊花呀!”
思歸
(1).想望回故鄉(xiāng)。 漢 張衡 《思玄賦》:“悲離居之勞心兮,情悁悁而思歸?!?晉 石崇 《思歸引》序:“困於人閒煩黷,常思歸而永嘆。”
(2).鳥名。即子規(guī),一名杜鵑。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姊規(guī)》:“子規(guī),人但知其為催春歸去之鳥,蓋因其聲曰歸去了,故又名思歸鳥?!?/p>
楊萬里名句,楊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宜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