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林逋《洞霄宮》:
大滌山相向,華陽路暗通。
風(fēng)霜唐碣久,草木漢祠空。
劍石苔花碧,丹池水氣紅。
幽人天柱側(cè),茅屋灑松風(fēng)。
注釋參考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兑住ぢ摹罚骸奥牡捞固梗娜素懠?。” 孔穎達(dá)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薄逗鬂h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cè)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p>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fēng)轉(zhuǎn)良夜。”
天柱
(1).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痘茨献印椥斡?xùn)》:“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絶?!薄渡癞惤?jīng)·中荒經(jīng)》:“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詩:“黨徒們呀,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碰壞!”
(2).比喻負(fù)重任者。 田漢 《關(guān)漢卿》第五場:“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正氣歌》,才知道現(xiàn)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p>
(3).耳的別名?!短接[》卷三六六引《長沙耆舊傳》:“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p>
(4).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山東七·萊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頂巉巖,聳立如柱?!?/p>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漢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號為南岳,即此?!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東,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裴駰 集解引 應(yīng)劭 曰:“ 潛縣 屬 廬江 , 南岳 霍山 也?!?/p>
(6).山名。在 浙江省 余杭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滌山 ﹞其右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陜西 岐山 的別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陜西四·鳳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p>
(8).星名。屬于東方七宿中的角宿?!稌x書·天文志上》:“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薄缎墙?jīng)》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nèi),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p>
茅屋
茅屋 (máowū)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shù)暮喡孔?thatched cottage;hut松風(fēng)
(1).松林之風(fēng)。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fēng)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fēng),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fēng)長,蒼鼠竄古瓦?!?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fēng)遠(yuǎn)自云中起,搖蕩云光山色里?!?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fā)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fēng)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p>
(2).古琴曲《風(fēng)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fēng)》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fēng)》入朱絃?!?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fēng)》?!?/p>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fēng)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凌景埏 校注:“松風(fēng),指茶?!?/p>
林逋名句,洞霄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深駕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