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日隆《寶林寺二首》:
年來試凋邑,如僧住破庵。
頗識(shí)眾因果,寧忍事嗔貪。
晨飧雖不飽,夜夢(mèng)卻自安。
緬懷百里內(nèi),何異一室間。
痛癢舉切身,惻怛失歡顏。
曾徵三異政,勿見兩暑寒。
皇帝念閩壤,擇帥田從班。
紅旗已開閫,紫氣且度關(guān)。
負(fù)弩擬郊迎,襥被出市阛。
瞻彼草木榮,覺此天地寬。
禾實(shí)吐離離,泉瀉鳴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憂頓能刪。
群來鄉(xiāng)士秀,共訴里胥奸。
飛走寧有據(jù),乞取苦無端。
傷爾心肉剜,令我眉峰攢。
刑非所樂用,欲已良亦難。
五百?zèng)Q臀杖,雄卒捏手環(huán)。
于以寬民力,于以警吏頑。
亭午發(fā)丹陽,薄暮抵精藍(lán)。
瓣香謁獨(dú)覺,且過借一簞。
臨風(fēng)飽清供,穿云漫懷慚。
候騎未來報(bào),主僧且盤桓。
桑下無三宿,挑包過別山。
注釋參考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菽巨!?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p>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p>
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huì)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濉?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dòng)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dòng)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宋日隆名句,寶林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