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滕縣時同年西園》:
人皆種榆柳,坐待十畝陰。
我獨(dú)種松柏,守此一寸心。
君看閭里間,盛衰日骎骎。
種木不種德,聚散如飛禽。
老時吾不識,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數(shù)士,重義忘千金。
西園手所開,珍木來千岑。
養(yǎng)此霜雪根,遲彼鸞鳳吟。
池塘得流水,龜魚自浮沉。
幽桂日夜長,白花亂青衿。
豈獨(dú)蕃草木,子孫已成林。
拱把不知數(shù),會當(dāng)出千尋。
樊侯種梓漆,壽張富華簪。
我作西園詩,以為里人箴。
注釋參考
不識
(1).不知道,不認(rèn)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用意
用意 (yòngyì) 居心,動機(jī)或意圖 purpose;intention 你這么說是什么用意一何
一何 (yīhé) 何其,多么 how 使君一何愚?!稑犯娂つ吧仙!?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蘇軾名句,滕縣時同年西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