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竹簡兮典謨,圣手?jǐn)噘馓朴?/h1>
出自宋代諸葛興《會(huì)稽頌二相》:
披竹簡兮典謨,圣手?jǐn)噘馓朴?/span>。
登群龍兮輔翌,萃一堂兮都俞。
知人兮帝之哲,動(dòng)天兮帝之德。
畫象兮民不犯,舞干兮苗已格。
迨一旅兮中興,嚴(yán)廟貌兮稽陵。
感會(huì)遇兮風(fēng)云,崇像飾兮股肱。
憤夷楚兮陵上國,忽庭堅(jiān)兮祀俄息。
泚麟筆兮特書,喟夷吾兮有力。
何汲汲兮詭誕,謂明良兮相賊。
奸雄托兮自文,慨齊東兮毋惑。
仰而察兮草木殖。
功之遠(yuǎn)兮難名,民之思兮無斁。
注釋參考
簡兮
《詩·邶風(fēng)》篇名?!对娦颉芬詾椤?衛(wèi) 之賢者仕于伶官”,是“刺不用賢”之作。后因以“簡兮”表示賢者不得志而沉湎于聲樂。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鈔》卷四:“﹝ 康滸西 ﹞后自放於聲樂,亦《簡兮》詩人之意?!?/p>
典謨
(1).《尚書》中《堯典》、《舜典》、和《大禹謨》、《皋陶謨》等篇的并稱?!稌颉罚骸暗渲冇?xùn)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范也?!薄稘h書·揚(yáng)雄傳下》:“典謨之篇,雅頌之聲,不溫純深潤,則不足以揚(yáng)鴻烈而章緝熙。” 唐 劉知幾 《史通·序列》:“竊以《書》列典謨,《詩》含比興,若不先敘其意,難以曲得其情?!?/p>
(2).指經(jīng)典;法言。 元 關(guān)漢卿 《裴度還帶》第一折:“正人倫,傳道統(tǒng),有 堯 之君大哉;理綱常,訓(xùn)典謨,是 孔 之賢圣哉。” 郁達(dá)夫 《題寫真答荃君》詩之二:“亂世何人識(shí)典謨,遺民終老作奚奴。”
(3).指《尚書》。 元 耶律楚材 《進(jìn)西征庚午元?dú)v表》:“典謨寔六籍之大經(jīng),首書其事, 堯 舜 為五帝之盛主,先務(wù)厥猷?!?清 湯斌 《贈(zèng)李映碧先生》詩:“ 魯國 遺經(jīng)火,口傳賴 伏生 。九十 秦 博士,典謨賴以明?!?/p>
圣手
圣手 (shèngshǒu) 指技藝高超的人 a highly skilled man;divine physician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并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shí)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薄妒酚洝ぜ赤嵙袀鳌罚骸氨菹聝?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shí)代以前?!?/p>
諸葛興名句,會(huì)稽頌二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