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見花
出自唐代孟郊《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
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
驚霜莫翦春,翦春無光輝。
零落小花乳,斕斑昔嬰衣。
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歸。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見花。
哀哀孤老人,戚戚無子家。
豈若沒水鳧,不如拾巢鴉。
浪鷇破便飛,風(fēng)雛裊相夸。
芳嬰不復(fù)生,向物空悲嗟。
應(yīng)是一線淚,入此春木心。
枝枝不成花,片片落翦金。
春壽何可長,霜哀亦已深。
常時洗芳泉,此日洗淚襟。
兒生月不明,兒死月始光。
兒月兩相奪,兒命果不長。
如何此英英,亦為吊蒼蒼。
甘為墮地塵,不為末世芳。
踏地恐土痛,損彼芳樹根。
此誠天不知,翦棄我子孫。
垂枝有千落,芳命無一存。
誰謂生人家,春色不入門。
冽冽霜殺春,枝枝疑纖刀。
木心既零落,山竅空呼號。
班班落地英,點點如明膏。
始知天地間,萬物皆不牢。
哭此不成春,淚痕三四斑。
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
且無生生力,自有死死顏。
靈鳳不銜訴,誰為扣天關(guān)。
此兒自見災(zāi),花發(fā)多不諧。
窮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懷。
聲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
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
霜似敗紅芳,剪啄十數(shù)雙。
參差呻細風(fēng),噞喁沸淺江。
泣凝不可消,恨壯難自降。
空遺舊日影,怨彼小書窗。
注釋參考
地上
(1).陸地上。《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币嘀傅孛嫔稀?唐 李白 《靜夜思》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魯迅 《吶喊·鴨的喜劇》:“小鴨也誠然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p>
(2).指人間,陽世。《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薄稘h書·周亞夫傳》:“廷尉責(zé)問曰:‘君侯欲反何?’ 亞夫 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乎?’吏曰:‘君縱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蘇舜欽 《吳江亭上對月》詩:“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觸斗牛。”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孟郊名句,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