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曾伯《至金泉登聚鶴樓》:
我住華亭慣識(shí)伊,九皋仙去逐云飛。
北山久為悲空帳,赤壁還曾夢(mèng)羽衣。
姑和黃樓崔顥賦,為邀華表令威歸。
腰纏卻笑揚(yáng)州客,應(yīng)對(duì)金泉愧子微。
注釋參考
黃樓
樓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徐州市 。據(jù) 宋 蘇轍 《黃樓賦》載: 熙寧 十年秋七月乙丑, 黃河 決口,水及 彭城 下。 蘇軾 適為 彭城 守。水未至, 蘇軾 使民具畚鍤,畜土石,積芻茭,完窒隙穴,以為水備,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 蘇 又以身帥之,與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潰。水退又請(qǐng)?jiān)鲋?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親,于是在城的東門筑大樓,堊以黃土,曰:“土實(shí)勝水?!?徐 人相勸成之。后 蘇轍 、 秦觀 等都曾登 黃樓 ,覽觀山川,吊水之遺跡,作 黃樓 之賦。后以“黃樓”為登覽山水,賦詩作文,以頌功德的典實(shí)。 宋 晁沖之 《再至徐州示諸弟》詩:“南尋 白門 傍山麓,西望 黃樓 行水濱。還家作詩示羣從,早晚一游攜二 陳 。” 明 李東陽 《長(zhǎng)至祀陵紀(jì)行》詩:“ 黃樓 作賦思攜客, 紫塞 論兵念守夷?!?清 錢謙益 《徐州雜題》詩之一:“何復(fù)詩成無一事,羽衣吹笛坐 黃樓 。”
崔顥
(?-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年間進(jìn)士。曾任司勛員外郎。早期詩作多寫閨情,后赴邊塞,詩風(fēng)變?yōu)榭犊婪?。尤以《黃鶴樓》為著名。有《崔顥集》。
華表
華表 (huábiǎo) 也稱“華表柱”。古代設(shè)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 ornamental columns erected in front of palaces, tombs, etc.令威
即 丁令威 。傳說中的神仙名。 晉 陶潛 《搜神后記·丁令威》:“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shí)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唐 白居易 《池鶴》詩之二:“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 遼東 老 令威 ?!?明 高啟 《空明道人詩》:“于今定非死,飛游去何許,海上幾秋風(fēng),誰傳 令威 語?”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歸去 令威 猶海鶴,朅來斥鷃笑溟鵬?!?/p>
李曾伯名句,至金泉登聚鶴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