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鑒高懸已自公,修嚴(yán)官禁不通風(fēng)
出自宋代虞儔《太學(xué)秋試封彌夜深獨坐懷考試諸友》:
衡鑒高懸已自公,修嚴(yán)官禁不通風(fēng)。
樊墻便有河山隔,夢寐猶疑笑語同。
離索暫應(yīng)疎酒盞,往來爭敢遞詩筒。
燈花預(yù)報楊園約,端的釵頭綴玉蟲。
注釋參考
衡鑒
見“ 衡鑑 ”。
亦作“ 衡鑒 ”。1.衡器和鏡子。比喻準(zhǔn)繩、楷模。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賞罰者,天子之衡鑑也。衡鑑一私,則天下之輕重妍丑,從而亂焉?!?宋 司馬光 《上宋侍讀書》:“伏惟執(zhí)事體純明以立質(zhì),積學(xué)問以廣德……誠薦紳之表的,后進(jìn)之衡鑑也?!?/p>
(2).品評;鑒別。 宋 陸游 《南唐書·伍喬傳》:“及覆考牓出, 喬 果為首, 洎 、 貞觀 次之,時稱主司精於衡鑑?!?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慶元二年戒飭場屋付葉翥已下御筆》:“惟賴卿輩協(xié)意悉心,精加衡鑒,網(wǎng)羅實才?!?明 李東陽 《送傅曰會還新喻二十韻》:“歲月供鉛槧,交情識佩刀。文章吾所畏,衡鑑爾能逃。” 茅盾 《<新綠叢輯>旨趣》:“作者天南地北,既非相識,又無所謂好惡,倘有衡鑒失當(dāng),罪在我們的學(xué)力不夠。”
高懸
高懸 (gāoxuán) 高高掛起 uphang自公
《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傳:“公,公門也?!?馬瑞辰 通釋:“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則有公膳可食。《詩》言退食自公,正著其盡心奉公?!焙蟪R浴白怨庇米鞅M心奉公之意。《漢書·循吏傳·朱邑》:“大司農(nóng) 邑 ,廉潔守節(jié),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謂淑人君子?!?唐 杜甫 《遣悶奉呈嚴(yán)公二十韻》:“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p>
官禁
官府的禁令。《周禮·秋官·士師》:“士師之職,掌國之五禁灋,以左右刑罰:一曰宮禁,二曰官禁?!?孫詒讓 正義:“云官府有無故擅入者證 周 之官禁也,謂非當(dāng)官有職事者不得擅入?!?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除樂戶丐戶籍及女樂考附古事》:“按 文簡 以 順治 十六年得 揚州 推官, 康熙 五年行取北上。所言蓋在 康熙 十二年官禁之前?!?/p>
不通
(1).阻塞;不通達(dá)?!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皷|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薄冻o·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來。《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p>
(3).不共同使用?!抖Y記·內(nèi)則》:“外內(nèi)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漢書·哀帝紀(jì)》:“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王愿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于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p>
(5).謂學(xué)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p>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墻,不取?!?/p>
虞儔名句,太學(xué)秋試封彌夜深獨坐懷考試諸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