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楊夔《尋九華王山人》: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shí)。
捫蘿盤磴險(xiǎn),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注釋參考
臥云
喻指隱居。 唐 白居易 《酬元郎中書懷見贈(zèng)》詩:“終身擬作臥云伴,逐月須收燒藥錢。” 唐 方干 《寄李頻及第》詩:“弟子已攀桂,先生猶臥云?!?前蜀 韋莊 《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道開燒藥鼎,僧寄臥云衣。”
自逸
身心安適。《詩·小雅·十月之交》:“我不敢傚,我友自逸?!?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樂天知命,澹然自逸?!?宋 曾鞏 《策問三》:“而政未加善,側(cè)身踐行,兢兢業(yè)業(yè),不敢自逸?!?明 周履靖 《游白岳山與松窩子百瓢道人聯(lián)句》:“談玄心自逸,吟句字還工?!?/p>
名姓
1.即姓名。 2.有名望的姓氏。即舊族。楊夔名句,尋九華王山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華望護(h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