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機(jī)杼始潛運(yùn),悠然寄興滄洲湄
出自宋代黃人杰《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文昌老仙絕俗姿,愛山成癖非兒癡。
胸中況自有丘壑,檻結(jié)瑰異??诌t。
坤維謀畧出分閫,江山致助爭出奇。
尋幽選勝上巫峽,斷崖怪石懸參差。
十二峰前弭征楫,枝藤直上窮所之。
云煙變態(tài)千萬狀,過眼神動驚天隨。
人疑躋攀欲力盡,公自樂此良不疲。
瑤華真妃似夙駕,風(fēng)馬晝下?lián)P旛旗。
層巒好處起蒼壁,丹霞望門開赤帷。
登壇定可拾瑤翠,卻老未應(yīng)無玉枝。
仰天一笑晲寥廓,俯視培塿丘陵低。
頗疑游龍出飛躍,恍若棲鳳猶娛嬉。
喬松跨鶴遠(yuǎn)近集,云雨濟(jì)人朝暮為。
壇羅野翠有余潤,泉拖修帛無窮時。
一經(jīng)盼睞便改觀,陽臺價重當(dāng)由茲。
惜哉牙纛不久駐,鷁首未轉(zhuǎn)檣烏馳。
輕縑素練欲摹寫,畫師難著五色施。
筆端機(jī)杼始潛運(yùn),悠然寄興滄洲湄。
章成密簡繡衣使,繡衣翰墨今白眉。
珠酬玉唱兩相尚,三嘆盡解騷人頤。
好刊蒼珉示千古,磨而不磷涅不緇。
紛紛我輩小巫耳,健讀數(shù)過徒噫嘻。
待從兩公奠西極,安南嶷,收關(guān)河百二之險,劖岷峨萬仞之嵋。
大書有宋中興頌,東還更和巫山詩。
注釋參考
筆端
筆端 (bǐduān)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yùn)用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機(jī)杼
機(jī)杼 (jīzhù) 指織布機(jī)。杼,織布梭子 loom 成于機(jī)杼?!逗鬂h書·列女傳》 不聞機(jī)杼聲?!稑犯娂つ咎m詩》潛運(yùn)
(1).深謀。 漢 馬融 《忠經(jīng)·冢臣》:“夫忠者……在乎沉謀潛運(yùn),正國安人?!?唐 高適 《狄梁公》詩:“昌言太后朝,潛運(yùn)儲君策。”
(2).悄悄運(yùn)轉(zhuǎn)。 南朝 梁 王屮 《頭陀寺碑文》:“一音稱物,宮商潛運(yùn)。”
悠然
悠然 (yōurán) 安閑、閑適的樣子 be carefree and content 悠然自得 深遠(yuǎn)的樣子 profound and lasting 形容韻味未盡 far-reaching 余韻悠然 久遠(yuǎn)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far away;long;distant 年代悠然寄興
(1).猶興寄。指文藝作品的深刻寓意。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得 杜甫 詩數(shù)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 沉 宋 之不存寄興,而訝 子昂 之未暇旁備矣?!?/p>
(2).寄寓情趣。 宋 劉過 《賀新郎》詞:“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寄興、焦琴紈扇?!?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因此陶情詩酒,寄興煙霞?!?/p>
滄洲
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fù)協(xié)滄洲趣?!?唐 杜甫 《曲江對酒》詩:“吏情更覺滄洲遠(yuǎn),老大悲傷未拂衣?!?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眺月有作》詩:“涵空一白十萬頃,浄洗素練懸滄洲?!?/p>
黃人杰名句,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