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利登《梅川行》:
我來蒼山未一日,平固弄抹剽寧邑。
此時烏合猶懼官,風(fēng)鶴入耳心早寒。
來無與角去無捕,堂堂墟邑自來去。
墮軍長寇那可言,初時數(shù)百俄數(shù)千。
受旗翕忽亙千里,聚落一燼如卷水。
就中閨女尤可愁,肩緡背篋步牽牛。
重重闕地搜伏窖,謂無白日再天曉。
我時避盜逃佛巖,親眼見盜循山南。
紅葛蒙頭履躔頂,縈身鐵被翻紅浪。
招賢三尺刃如霜,夾以巨盾張朱鑰。
皇皇我寨神呵護(hù),山上澄明山下霧。
路邊躑躅不敢前,依依遂犯連湖去。
六盜飛紅登其巔,環(huán)山叫呼聲連天。
紛紛撲雪半空落,赤子甘心自投壑。
州忘縣邑縣忘鄉(xiāng),我實(shí)自弱非賊強(qiáng)。
捐金買靜恐不售,尸祝鼠輩拖朱黃。
何人此日不為盜,已矣獨(dú)嘆吾生忙。
已矣獨(dú)嗟吾生忙,乾坤回首空斜陽。
注釋參考
無與
(1).不給予?!睹献印るx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亷;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薄斗ㄔ分榱帧肪砹骸盁o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p>
(2).猶不跟,不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豐 ,絶癡,十六歲不能知牝牡,因而鄉(xiāng)黨無與為婚?!?/p>
不參預(yù);不相干。《左傳·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zhí)女?!薄稘h書·張湯傳》:“ 湯 念獨(dú)丞相以四時行園,當(dāng)謝; 湯 無與也,不謝。” 顏師古 注:“與讀曰豫。無豫,謂不干其事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此言為善則預(yù),為惡則去……凡損於物,皆無與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趙康敏》:“公子孫自不肖,不能守此業(yè);此宅且數(shù)易主人,與某無與?!?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越鐸>出世辭》:“民聲寂寥,羣志幽閟,豈以為匹夫無與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虜也?!?/p>
堂堂
堂堂 (tángtáng) 形容盛大 grand;magnificent;stately;great 人獅驚岳岳,王廟憶堂堂?!簟对L埃雜吟》 [齊景公]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形容容貌莊嚴(yán)大方 dignified 儀表堂堂 形容志氣宏大 have high aspirations and holdness of vision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diǎn)困難嗎? 陣式或氣勢很大 imposing;formidable 堂堂的軍樂隊(duì)走過去了自來
自來 (zìlái) 從來;原來 from the beginning;originally利登名句,梅川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