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債既深償未足,又托犁把出煙蘿
出自宋代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垂垂白發(fā)老成魔,異類中行罪過多。
業(yè)債既深償未足,又托犁把出煙蘿。
注釋參考
業(yè)債
猶孽債,業(yè)障。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課五言詩》之四:“事疑償業(yè)債,形類窘囚拘?!?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想煙花業(yè)債心常恨,莫不是常逢著寡宿孤辰。”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nèi),大而穹宇,細(xì)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p>
(2).猶言算不得。《太平廣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p>
煙蘿
亦作“煙蘿”。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著六橋柳浪,三 竺 云巒, 石屋 煙蘿?!?清 周準(zhǔn) 《發(fā)朱砂庵經(jīng)觀音巖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p>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铏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shù)今逃盡,煙蘿得再還。” 周楞伽 輯注:“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宋 蘇舜欽 《離京后作》詩:“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 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p>
釋普度名句,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微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