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諶《贈茅也休》:
覿面只談道,知音不和詩。
盈樽清竹葉,圍坐古梅枝。
煮茗云生鼎,抄糜雪滿匙。
張山山木落,何日又追隨。
注釋參考
覿面
覿面 (dímiàn) 看見 see 縱讓燭覿面,也不傷他?!剁R花緣》 見面;當面 meet 西門慶與 月娘尚氣,彼此覿面,都不說話?!?明· 笑笑生《jin{1*1}瓶{1*1}梅》談道
談說義理。 明 歸有光 《送狄承式青田教諭序》:“ 青田 在萬山中,足以讀書談道,優(yōu)游自適?!?/p>
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读凶印珕枴?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不和
不和 (bùhé) 意見分歧 difference 這兩人之間從未有任何不和 discord dissension;be on bad terms 不一致、不團結(jié),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制造不和 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這種局勢而引起的爭論是激烈的,不和看來要表面化王諶名句,贈茅也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0
糾錯
猜你喜歡
詩詞推薦
最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