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
出自唐代李乂《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
涌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
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
慶洽重陽(yáng)壽,文含列象輝。
小臣叨載筆,欣此傾巍巍。
注釋參考
鳴鑾
裝在軛首或車衡上的銅鈴。車行搖動(dòng)作響。有時(shí)借指皇帝或貴族出行?!段倪x·班固<西都賦>》:“大路鳴鑾,容與徘徊。” 李善 注:“《周禮》曰:巾車掌玉輅,以鑾和為節(jié)。 鄭玄 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鈴也?!?呂延濟(jì) 注:“鑾,車上鈴也?!?唐玄宗 《早渡蒲津關(guān)》詩(shī):“鳴鑾下 蒲坂 ,飛旆入 秦中 ?!薄端问贰x衛(wèi)志二》:“國(guó)朝承五姓荒殘之弊,事從簡(jiǎn)略,每鳴鑾游豫,盡去戈戟、旌旗之制?!?元 王士熙 《次霍狀元接駕韻》:“詞苑恩波供染翰,秋風(fēng)歲歲候鳴鑾?!?/p>
攀橑
謂手攀屋椽?!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俛杳眇而無(wú)見(jiàn),仰攀橑而捫天?!薄稘h書·司馬相如傳上》載此文,但作“拜撩”。 顏師古 注:“撩,椽也……言臺(tái)榭之高,有升上之者,俯視則不見(jiàn)地,仰攀其椽,可以摸天也。撩,音老。”
天飛
(1).語(yǔ)出《易·乾》:“飛龍?jiān)谔?,利?jiàn)大人?!焙笠浴疤祜w”喻升居高位,貴顯得志。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圣上天飛踐極,迄茲二十有四載?!?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詩(shī)啟》:“臣早奉龍潛,與 賈 馬 而入室;晚屬天飛,比 嚴(yán) 徐 而待詔。”
(2).喻踐帝位?!端螘ざ鱾唫鳌ば祀肌罚骸疤祜w雖王德所至,終陟固有資田躍?!?/p>
(3).語(yǔ)本《詩(shī)·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后以“天飛”指天上的飛鳥(niǎo)。 晉 陸云 《南征賦》:“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飛,俯洞淵沉?!?/p>
(4).遠(yuǎn)走高飛。 晉 潘尼 《懷退賦》:“伊疇昔之懷憤,思天飛以遠(yuǎn)跡?!?/p>
李乂名句,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