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李羞三咽,堆金畏四知
出自宋代劉克莊《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通國(guó)興仁遜,渾然太古時(shí)。
不營(yíng)分表事,肯拾道傍遺。
山步多樵笛,郊行足酒旗。
馬應(yīng)無失塞,羊豈有亡歧。
墜李羞三咽,堆金畏四知。
如何仙圣境,著得竊桃兒。
注釋參考
三咽
吞食三口。《孟子·滕文公下》:“ 陳仲子 豈不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shí)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后耳有聞,目有見。”后以“三咽”作為求食以存活的典實(shí)。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退想 於陵子 ,三咽資李螬?!?宋 蘇軾 《和陶飲酒詩》之十一:“三咽初有聞,一溉未濡槁?!?/p>
四知
《后漢書·楊震傳》:“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 昌邑 ,故所舉 荊州 茂才 王密 為 昌邑 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 曰:‘暮夜無知者?!?震 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密 愧而出。”又《傳贊》:“ 震 畏四知。”后多用為廉潔自持、不受非義饋贈(zèng)的典故?!端鍟ろf世康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rùn)?!薄杜f唐書·良吏傳下·李尚隱》:“有懷金以贈(zèng) 尚隱 者, 尚隱 固辭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為慎四知也?!共皇苤?。”亦作“ 四知金 ”。 唐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奉呈湖南親友》詩:“應(yīng)過數(shù)粒食,得近四知金。” 清 趙翼 《入耳贓》詩:“四知金到雖麾去,已是人間入耳贜?!?/p>
劉克莊名句,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