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次韻錢穆父會飲》:
彈冠恨不早,掛冠常苦遲。
盛服每假寐,角闕時伏思。
東門未祖道,西山空拄頤。
逝將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要當(dāng)謀三徑,何暇擇一枝。
與君幾合散,得酒忘淳漓。
君談似落屑,我飲如弈棋。
居官不任事,造物真見私。
主人獨賢勞,金谷方流馳。
行人亦結(jié)束,杖杜乃歸期。
公卿雖少安,河流正東釃。
我得會稽去,方回良不癡。
注釋參考
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王逸 注:“拂土芥也?!?/p>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內(nèi)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運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相夕貶而黨與并空?!?/p>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宋 陸游 《憶昔》詩:“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參見“ 彈冠相慶 ”。
掛冠
掛冠 (guàguàn) 辭官 resign from office 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后漢書·逢萌傳》蘇軾名句,次韻錢穆父會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