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人、醒來晨起,血凝螓首,但驚喧,白鄰里、駭我卒難明
出自宋代曾布《水調(diào)歌頭·鳳凰釵》:
鳳凰釵、寶玉凋零。
慘然悵,嬌魂怨,飲泣吞聲。
還被凌波呼喚,相將金谷同游,想見逢迎處,揶揄羞面,妝臉淚盈盈。
醉眠人、醒來晨起,血凝螓首,但驚喧,白鄰里、駭我卒難明。
思敗幽囚推究,覆盆無計哀鳴。
丹筆終誣服,圜門驅(qū)擁,銜冤垂首欲臨刑。
注釋參考
來晨
(1).來時。 南朝 宋 謝瞻 《王撫軍庾西陽集別作》詩:“來晨無定端,別晷有成速。” 呂向 注:“晨,時。晷,影也。言來時未期,離別日影急速?!?/p>
(2).次日之晨?!短綇V記》卷一七九引 唐 李亢 《獨異志》:“或有好事者曰:‘可得一聞乎?’答曰:‘余居 宣陽里 ,指其第處,并具有酒,明日專候,不唯眾君子榮顧,且各宜邀召聞名者齊赴,乃幸遇也。’來晨,集者凡百餘人?!?/p>
螓首
(1).喻指女子美麗的方廣如螓的額。形容女子貌美。 南朝 梁簡文帝 《聽早蟬詩》:“ 莊 書哂鵬翼, 衛(wèi) 賦宜螓首。”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祝發(fā)》:“蟬鬟翠減,螓首蓬飛,尚恐人多忌也。”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陳子高》:“是時 子高 年十六,尚總角,容貌艷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髮,自然蛾眉,見者靡不嘖嘖?!?/p>
(2).指女子。
(3).借喻美好、精采的東西。 魯迅 《書信集·致林語堂》:“謂 楚囚 之稿僅有少許可登……竊計所留字數(shù),不過千餘。稿費自屬無幾,而不佞則頗有擅賣他人螓首之嫌疑,他日史氏筆伐,將云罪浮于 桀 ,誠不如全軀以還之之為得計也?!眳⒁姟?螓首蛾眉 ”。
驚喧
(1).驚動吵鬧。 前蜀 杜光庭 《安宅醮詞》:“臣以庸愚,不明玄理,因時改作,隨力興修,土木之功,曾無避忌,穿鑿之處,深有驚喧?!?/p>
(2).驚恐喧嚷。 宋 蘇洵 《祭史彥輔文》:“愛弟 子凝 ,倉卒就獄,舉家驚喧?!?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朝參訛傳》:“上命班居下者百餘人,悉跪於午門外,踰時釋之。御史尋覆奏,究其事所從起,竟莫能得。禮部因奏朝班驚喧。” 清 丘逢甲 《山村即目》詩之三:“鷄犬驚喧官牒下,農(nóng)忙時節(jié)隸催租?!?/p>
鄰里
鄰里 (línlǐ) 鄰居;家庭居所 neighborhood 鄰里之間 鄰居或同鄉(xiāng) neighbor;people of the neighborhood曾布名句,水調(diào)歌頭·鳳凰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