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韓偓《即目》
萬古離懷憎物色,幾生愁緒溺風(fēng)光。廢城沃土肥春草,
野渡空船蕩夕陽。倚道向人多脈脈,為情因酒易倀倀。
宦途棄擲須甘分,回避紅塵是所長。
動非求進靜非禪,咋舌吞聲過十年。溪漲浪花如積石,
雨晴云葉似連錢。干戈歲久諳戎事,枕簟秋涼減夜眠。
攻苦慣來無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鮮。
注釋參考
咋舌
咋舌 (zéshé) 咬舌,形容吃驚、害怕,說不出話或不敢說話 be at a loss 令人咋舌 魏其必內(nèi)愧,杜門咋舌zi{1-1}殺?!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贰,F(xiàn)亦作“咋舌”(把舌頭咬住或忍住不言),形容驚異、畏懼,以致不敢出聲(為之咋舌)吞聲
[dare not cry out;gulp down one's sobs] 不敢出聲,特指哭泣不敢出聲
詳細解釋(1).不出聲;不說話。 漢 馬融 《長笛賦》:“于時也, 緜駒 吞聲, 伯牙 毀絃。”《后漢書·宦者傳·曹節(jié)》:“羣公卿士,杜口吞聲,莫敢有言。” 唐 劉禹錫 《謝門下武相公啟》:“吞聲咋舌,顯白無路?!?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三折:“一個個都吞聲兒就牢獄。” 劉半農(nóng) 《恥辱的門》詩:“我呢?我除吞聲承受外,那空氣,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氣,還肯替我的呻吟,顫動出一半個低微的聲浪么?”
(2).無聲地悲泣。 唐 杜甫 《哀江頭》詩:“ 少陵 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 曲江 曲?!?宋 賀鑄 《憶秦娥》詞:“王孫何許音塵絶,柔桑陌上吞聲別?!薄度龂萘x》第三回:“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中?!?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是四種人……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p>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p>
韓偓名句,即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