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鑰《山中懷仲兄》:
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
注釋參考
雁山
亦作“鴈山”。1.即 雁門山 。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 遼水 無極, 雁山 參云。”一本作“鴈山”。 唐 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詩:“ 雁山 橫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唐 楊憑 《邊塞行》:“細叢 榆塞 迥,高點 雁山 晴?!眳⒁姟?雁門 ”。
(2).即 雁蕩山 。 宋 陸游 《菖蒲》詩:“ 雁山 菖蒲 崑山 石, 陳叟 持來慰幽寂?!?錢仲聯(lián) 校注引《嘉泰會稽志》:“今 會稽 有一種,葉有脊如劍,謂之 雁蕩 菖蒲。”參見“ 雁蕩山 ”。
秋風
秋風 (qiūfēng) 秋天的風 autumn wind春深
春意濃郁。 唐 儲光羲 《釣魚灣》詩:“垂釣緑灣春,春深杏花亂。” 宋 秦觀 《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支枕星河橫醉后,入簾飛絮報春深。” 許地山 《危巢墜簡·春桃》:“ 春桃 愉悅的聲音就像春深的鶯啼一樣?!?/p>
樓鑰名句,山中懷仲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