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逍遙詠》:
猶龍景象駕翔鸞,道在虛無天地間。
一二合將歸大禮,五千言外不開關。
儀形眇邈難相類,圣跡希夷語默閑。
昔日西游如似夢,化胡異域卻應還。
注釋參考
龍景
指龍的形象。 南朝 齊 謝朓 《雩祭歌》:“清明暢,禮樂新,候龍景,選貞辰?!?/p>
象駕
(1).象王之駕。喻指佛法。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龍鄉(xiāng)思其燒照,象駕乏其流通。” 吳兆宜 注:“《傳燈録》:‘水中龍力大,陸中象力大,故負荷da{1*1}法者比之龍象。’” 唐 武則天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序》:“及夫 鷲巖 西峙,象駕東驅?!?澄觀 疏:“言象駕者,畧有二義: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時,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馱經(jīng)故,初雖白馬來儀,本用象故?!?/p>
(2).指皇帝的車駕。 元 郭翼 《擬杜陵秋興》詩之五:“扶桑日近龍波涌,閶闔天高象駕迴。”
翔鸞
飛鸞。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玄云蔭其上,翔鸞集其巔?!?/p>
無天
沒有天理?!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公子黃 將出奔,呼於國曰:‘ 慶氏 無道,求專 陳國 ,暴蔑其君,而去其親,五年不滅,是無天也!’”
謂失去庇蔭。《莊子·田子方》:“﹝ 文王 ﹞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釋之,不忍蒼生失於覆蔭,故言無天也。”
宋太宗名句,逍遙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