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
出自唐朝李中《獻(xiàn)徐舍人》
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奧學(xué)群英伏,多才萬乘欽。
秩參金殿峻,步歷紫微深。顧問承中旨,絲綸演帝心。
褒雄饒義路,賈馬避詞林。下直無他事,開門對遠(yuǎn)岑。
軒窗來晚吹,池沼歇秋霖。蘚點生棋石,茶煙過竹陰。
希夷元已達(dá),躁競豈能侵。羽客閑陪飲,詩人伴靜吟。
自慚為滯物,多幸辱虛襟。此日重遭遇,心期出陸沈。
注釋參考
清名
(1).清美的聲譽?!稘h書·儒林傳·施讎》:“ 魯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 瑯玡 邴丹 曼容 ,著清名。”《隸釋·漢孫叔敖碑》:“廉吏而可為者,當(dāng)時有清名?!?宋 蘇軾 《次韻王滁州見寄》:“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那你們搜好啦,為什么平白無故污損貧道的清名?”
(2).指有清美聲譽的人。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尽ぶT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何止
何止 (hézhǐ) 不止;豈止 far more than 中華大地,英才何止萬千南金
(1).南方出產(chǎn)的銅。后亦借指貴重之物。《詩·魯頌·泮水》:“元龜象齒,大賂南金?!?毛 傳:“南謂 荊 揚 也?!?鄭玄 箋:“ 荊 揚 之州,貢金三品。” 孔穎達(dá) 疏:“金即銅也。”《后漢書·宦者傳序》:“南金、 和 寳、冰紈、霧縠之積,盈仞珍藏?!?唐 白居易 《酬張?zhí)M砬锱P病見寄》詩:“何以報珍重,慙無雙南金?!?游國恩 《周總理逝世一周年紀(jì)念敬賦》詩:“餘年猶愿學(xué),片語是南金。”
(2).比喻南方的優(yōu)秀人才。《晉書·薛兼?zhèn)鳌罚骸?兼 清素有器宇,少與同郡 紀(jì)瞻 、 廣陵 閔鴻 、 吳郡 顧榮 、 會稽 賀循 齊名,號為‘五儁’。初入 洛 ,司空 張華 見而奇之,曰:‘皆南金也?!?唐 元稹 《春晚寄楊十二兼呈趙八》詩:“寄之二君子,希見雙南金?!?/p>
李中名句,獻(xiàn)徐舍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