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次韻張昌言喜雨》:
千里黃流失故居,年來赤地到青徐。
遙聞爭誦十行語,無異親巡六尺輿。
精貫天人一言足,云興岳瀆萬靈趨。
愛君誰似元和老,賀雨詩成即諫書。
注釋參考
遙聞
(1).遠(yuǎn)遠(yuǎn)地聽到?!秴问洗呵铩らL攻》:“因以 代君 之車迎其妻。其妻遙聞之狀,磨笄以自刺?!?南唐 張佖 《晚次湘源縣》詩:“煙郭遙聞向晚雞,水平舟靜浪聲齊?!?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我遙聞北窗外吃吃有笑聲,室中弗聞也。”
(2).在遠(yuǎn)處嗅。 唐 韓愈 《風(fēng)折花枝》詩:“浮艷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p>
十行
《后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xì)書成文?!焙笠蛞浴笆小贝富实鄣氖衷蛟t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nèi)附賀表》:“伏以圣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nèi)附,十行承賜札之恩?!?/p>
無異
無異 (wúyì) 沒有差異;相同 the same as;be tantamount to differ in no way from;amout to 在爭論中又翻老賬,無異于火上加油六尺輿
帝王所乘的車。 漢 賈誼 《新書·禮》:“六尺之輿,無左右之義,則君臣不明?!薄稘h書·爰盎傳》:“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王先謙 補(bǔ)注引 王先慎 曰:“《隋書·儀禮志》‘輿’下云:‘ 漢 室制度,以雕玉為之,方徑六尺。’《通典》六十三:‘ 夏 氏未代制輦, 秦 以輦為君之乘, 漢 因之,以雕玉為之,方徑六尺;或使人輓之,或駕果下馬?!?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喜雨》:“遙聞爭誦十行詔,無異親巡六尺輿。”
蘇軾名句,次韻張昌言喜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