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以莊《金丹》:
鳳簫一去幾經(jīng)年,古木青蘿鎖洞天。
黠鬼不量曾竊藥,真人豈礙作飛仙。
細(xì)看丹灶凝煙地,知有清朝應(yīng)世賢。
欲下蒼崖卻回首,何時(shí)著我弄云泉。
注釋參考
黠鬼
狡黠的鬼魅。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四:“ 宗堯 始疑而詢焉,方道其事,始知為黠鬼所侮?!?/p>
不量
(1).猶言不嫌棄,看得起。《后漢書·隗囂傳》:“遂共推為上將軍。 囂 辭讓不得已,曰:‘諸父眾賢不量小子。必能用 囂 言者,乃敢從命?!?/p>
(2).不自量。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六·朱文公》:“凡此皆 紫陽 論道之言。 楊 又不詳考其全文氣脈,而毛摘撼之,多見其不量已?!?/p>
竊藥
(1).傳說 后羿 得不死之藥于 西王母 ,其妻 姮娥 盜食之,成仙奔月。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后以“竊藥”喻求仙。 唐 李白 《感遇》詩之三:“昔余聞 姮娥 ,竊藥駐云髮。不自嬌玉顏,方希鍊金骨。” 唐 李商隱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p>
(2).為死亡的婉詞。 明 陳子龍 《為杜徠西悼亡》詩:“竊藥先奔 羿 ,凌波不姓 甄 ?!?/p>
真人
真人 (zhēnrén) 親身和活著的人 in the flesh; actual person 在銀幕上…但決非真人 道教稱有養(yǎng)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稱號(hào) immortal飛仙
亦作“ 飛僊 ”。會(huì)飛的仙人。《海內(nèi)十洲記·方丈洲》:“﹝ 蓬萊山 ﹞周廻五千里外別有圓海繞山,圓海水正黑,而謂之冥海也,無風(fēng)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來……惟飛仙有能到其處耳?!?宋 蘇軾 《次韻子由晉卿所和》之一:“會(huì)看飛僊虎頭篋,卻來顛倒拾遺裘?!?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三》:“ 王元美 云:如飛仙游天,不染塵俗?!?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迦陵配》:“此兒好骨氣,讀書可成名宿,入道可作飛仙?!?/p>
見“ 飛仙 ”。
陳以莊名句,金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