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用前韻答李提干》:
交游不厭廣,益友未必多。
晚乃識斯人,心肅而氣和。
薄言臭味同,屢枉高軒過。
手攜綠綺琴,弦以白雪歌。
別易會合難,預(yù)愁隔關(guān)河。
老我無所營,豈復(fù)憂蹉跎。
才高位猶下,君意將如何。
有玉不愿獻,誰能涕滂沱。
自可薦藻藉,政須工琢磨。
何以贈君行,圣門睎四科。
注釋參考
斯人
(1).此人?!墩撜Z·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唐 杜甫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難得?!?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p>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jié)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zhuǎn)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p>
氣和
(1).氣候調(diào)和。《管子·幼官》:“會請命於天地,知氣和則生物從?!?/p>
(2).態(tài)度和藹?!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關(guān)公 見 張飛 非草次之人,説話言談便氣和?!?/p>
王炎名句,用前韻答李提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