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蒲松齡《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
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duì)燭飲。
忽聞?dòng)新暼缋?,自東南來,向西北去。
眾駭異,不解其故。
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cuò)折有聲。
相顧失色。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
見樓閣房舍,仆而復(fù)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hào),喧如鼎沸。
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
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逾一時(shí)許,始稍定。
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
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tái)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
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有邑人婦,夜起溲溺,回則狼銜其子。
婦急與狼爭。
狼一緩頰,婦奪兒出,攜抱中。
狼蹲不去。
婦大號(hào)。
鄰人奔集,狼乃去。
婦驚定作喜,指天畫地,述狼銜兒狀,已奪兒狀。
良久,忽悟一身未著寸縷,乃奔。
此與地震時(shí)男婦兩忘者,同一情狀也。
人之惶急無謀,一何可笑!
注釋參考
邑人
邑人 (yìrén) 同邑的人 townspeople 率妻子邑人?!獣x· 陶淵明《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傷仲永》? 謁于邑人。 邑人以為榮?!濉?邵長蘅《青門剩稿》起溲
一種使面發(fā)酵的方法;亦指用這種發(fā)酵法制成的面食。《初學(xué)記》卷二六引 晉 束晳 《餅賦》:“商風(fēng)既厲,大火西移,鳥獸毨毛,樹木疏枝,肴饌尚溫,則起溲可施?!?宋 黃庭堅(jiān) 《跛奚移文》:“臠肉法欲方,膾魚法欲長,起溲如截肪,煮餅深注湯?!?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飲食·餅》:“徐暢《祭記》:‘五月麥?zhǔn)?,薦新作起溲白餅?!?/p>
蒲松齡名句,地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