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江答夜鐘,高嶠留殘暉
出自宋代釋智圓《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性靜百慮忘,軒閑萬象歸。
空江答夜鐘,高嶠留殘暉。
幽砌絕塵蹤,孤云自依依。
注釋參考
空江
浩瀚寂靜的江面。 唐 張泌 《洞庭阻風(fēng)》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唐 賈島 《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詩:“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老樹風(fēng)生舟正泊,空江日落雁初飛?!?/p>
殘暉
猶殘照。 南朝 梁 范云 何遜 《范廣州宅聯(lián)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濛濛夕煙起,奄奄殘暉滅。” 唐 狄煥 《送人游邵州》詩:“漁家侵迭浪,島樹掛殘暉?!?五代 譚用之 《渭城春晚》詩:“折柳且堪吟晚檻,弄花何處醉殘暉?!?/p>
釋智圓名句,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