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已竟無怨,心伏鷙鳥百
出自宋代蘇轍《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去年旅都城,三月不求宅。
彼哉安知我,爭靜習(xí)禮跡。
三已竟無怨,心伏鷙鳥百。
無私心如丹,經(jīng)患發(fā)先白。
功名已不求,余事復(fù)何惜。
注釋參考
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心伏
猶心服。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絲布啟》:“妾遇新縑,自然心伏;妻聞裂帛,方當(dāng)含笑?!?唐 劉知幾 《史通·申左》:“夫解難者以理為本,如理有所闕,欲令有識心伏,不亦難乎!”
鷙鳥
鷙鳥 (zhìniǎo) 兇猛的鳥,如鷹、雕、梟等 birds of prey蘇轍名句,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