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象魏身江海,兩地悠悠欲斷魂
出自宋代祖無擇《寄獻(xiàn)闕下一二知已》:
公道當(dāng)朝絕比倫,因馮暖筆變孤根。
才沖霰雪游梁苑,便逐風(fēng)雷化禹門。
南郡已甘拋絳帳,東州何幸佐朱旛。
心懷象魏身江海,兩地悠悠欲斷魂。
注釋參考
心懷
心懷 (xīnhuái) 居心;心中存有 harbour;cherish;entertain 心懷叵測(cè)象魏
(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duì)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吨芏Y·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guó)都鄙,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象魏,闕也?!?賈公彥 疏:“ 鄭司農(nóng) 云:‘象魏,闕也’者, 周公 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 孔子 謂之觀。” 唐 楊炯 《少室少姨廟碑》:“太微營(yíng)室,明堂布政之宮;白獸蒼龍,象魏懸書之法?!?清 錢謙益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陸化熙授承德郎》:“參報(bào)待以削草,象魏用為縣書?!?/p>
(2).借指宮室,朝廷。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云觀變?yōu)楹弥?,象魏化為虎豹之蹊?!薄赌淆R書·高帝紀(jì)上》:“入兵萬乘之國(guó),頓戟象魏之下?!?宋 蘇軾 《上太皇太后賀正表》:“臣職守江湖,心馳象魏。天威咫尺,想聞清蹕之音。” 清 顧炎武 《雒陽》詩:“象魏云常紫, 龍池 水自清。”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xué)》:“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三國(guó)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gu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shí)指隱士的居處?!肚f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薄逗鬂h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p>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于時(shí) 魏特進(jìn) 、 房?jī)W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p>
(4).泛指四方各地?!逗鬂h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yuǎn)跡 吳會(huì)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兩地
(1).兩處;兩個(gè)地方。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唐 元稹 《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兩地之憂,佇聽二天之諺?!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跋胛?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兩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見‘不求人’的這句話斷説不起?!?魯迅 許廣平 有《兩地書》。如: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
(2).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宋 無名氏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子京兩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長(zhǎng)為兩地愁?!怨磐共坏莾傻?,愁憤而薨,人以為此詩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guó)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p>
悠悠
悠悠 (yōuyōu) 長(zhǎng)久,遙遠(yuǎn) be remote in time or space;long-standing;long 悠悠長(zhǎng)夜 遙遠(yuǎn)的 remote 悠悠未來 形容從容不迫 leisurely 眾多 many 荒謬 absurd 悠悠之談 飄動(dòng)的樣子 flying 羌笛悠悠雪滿地?!巍?范仲淹《漁家傲》 庸俗 vulgar 形容憂傷 sad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形容悠閑自在 leisurely 白云千載空悠悠?!啤?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斷魂
斷魂 (duànhún) 靈魂從肉體離散,指愛得很深或十分苦惱、哀傷 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or joy;feel like a lost soul 看山欲斷魂 清明時(shí)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啤?杜牧《清明》祖無擇名句,寄獻(xiàn)闕下一二知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