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篆香消默無語,烏藤相伴倚繩床
出自宋代釋正覺《保福萃長老寫師像求贊》:
少食棗而齒黃,老飽鹽而癭亡。
兔分月魄入犀角,蜂採華滋歸蜜房。
源深流長,體明用光。
巍巍堂堂,煒煒煌煌。
檀篆香消默無語,烏藤相伴倚繩床。
注釋參考
篆香
(1).猶盤香。 宋 李清照 《滿庭芳》詞之一:“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明 劉基 《喜遷鶯》詞:“畫角斷,篆香清,斜月淡疎櫺。” 清 納蘭性德 《酒泉子》詞:“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p>
(2).香屑或香灰?!都魺翕旁挕ず哪飩鳌罚骸癌z 尹公 ﹞取丹砂、蟹黃、篆香與 裕 服,而拂袖歸山?!?/p>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xì)看枝上紅。” 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p>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dú)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詩:“huang{1~1}菊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p>
烏藤
指藤杖。 宋 蘇軾 《碣石庵戲贈(zèng)湛庵主》詩:“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烏藤?!?宋 楊萬里 《十月四日小集戲成長句》:“ 誠齋 老子不耐靜,偶拄烏藤出苔徑。” 元 謝應(yīng)芳 《寄賈教授相期祭掃》詩:“坐待秋涼行有日,老夫扶憊策烏藤?!?/p>
相伴
相伴 (xiāngbàn) 在一起,在一塊 together 多年相伴繩床
見“ 繩牀 ”。 一種可以折迭的輕便坐具。以板為之,并用繩穿織而成。又稱“胡床”、“交床”?!稌x書·藝術(shù)傳·佛圖澄》:“迺與弟子 法首 等數(shù)人至故泉上,坐繩牀,燒安息香,呪愿數(shù)百言?!?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至於坐止,咸用繩牀?!?宋 王觀國 《學(xué)林·繩床》:“繩牀者,以繩貫穿為坐物,即俗謂之交椅之屬是也?!?清 杜濬 《為斯上人題》詩:“誰識(shí)山僧意,繩牀繪牡丹?!?清 黃宗羲 《陳乾初墓志銘》:“晚得拘攣之疾,不下繩床者十五年。”
釋正覺名句,保福萃長老寫師像求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